預濕上漿的原理及問題探討
1、預濕上漿的主要作用: 先預濕再上漿主要是針對本色紗線而言,其作用正如常州紐康科技開發公司的錢俊先生和無錫太平洋集團的莊高峰所說的那樣,另外一個作用是保證紗線在進入漿槽上漿瞬間前有一個良好的潤濕條件。潤濕包括粘濕、浸濕和鋪展三個過程,目的是降低體系的自由能,創造一個更好的吸漿條件。 預濕機構擠水輥加壓100KN是使擠壓后的紗線含水盡量地少(20-40%),這樣利于吸漿。受壓后紗線的壓扁系數較大,但進漿槽后又會膨松一些,因此一般不會有不良后果產生。 2、預濕上漿不適用于色紗: 色織紗我認為不必采用預濕上漿的道理,除無錫太平洋集團的莊高峰先生講的外,還因色紗易脫色,如經過兩次高溫落色更嚴重且強力損失更大,欲先排除紗線內空氣,壓漿輥采用先輕后重也能達到此目的,進口高壓漿紗機兩對壓漿輥都以先輕后重配置道理就在此。 3、預濕上漿的物質: 一般在預濕槽中只用水而不加添加劑,若加輕堿如Na2CO3可作小試。另外也有用蒸汽噴射方式的報道。國內個別廠做過試驗,但沒有推廣。(山西云河集團公司梁總做過試驗,效果不佳。) 4、當前國內外介紹預濕上漿效果的一些資料與數據: 據Benninger .Co.West-Point 和Karl-Mayer等幾家公司資料介紹實行預濕上漿后能減少紗線的毛羽,West-Point介紹資料毛羽率最高可減少80%,據國內引進Karl-Mayer有預濕上漿的德州一棉總結資料介紹毛羽貼伏率能提高10%以上,據淮北二棉自行國產機上使用預濕上漿裝置后介紹毛羽能降低40%左右。這些都是我親自去該廠了解的事實,至于為什么會使毛羽降低,據德州總工分析是由于預濕上漿后使經紗內部含有足夠量的水分,因而漿液不易浸透從而增加被覆量,于是有利于貼伏毛羽。 預濕上漿能降低毛羽10-40%(見上述),上漿率一般能降低2-3%,West-Point公司介紹有了預濕上漿一年能節約40%的漿料。
設計雙(多)漿槽的目的是解決上漿復蓋率高的問題,漿槽與預濕上漿機構有許多不同,因此不能簡單的代用。 總的來說:“預濕上漿”是有一定作用和效果的,但無論從機構或工藝上的諸多方面,有待大家在實踐中提高與改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