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織物所采用的組織,色紗排列,紗線的原料及特數,紗線的密度,紗線的捻向和捻度以及紗線的結構和后整理方法等各不相同。因此形成的織物在外觀上也就不一樣。
為了生產,創新或仿造產品,就必須掌握織物組織結構和織物的上機技術條件等資料。為了能獲得比較正確地分析結果,在分析前要計劃分析的項目和他們的先后順序。操作過程中要細致,并且要在滿足分析的條件下盡量節省布樣用料。
織物分析一般按下列順序進行。分析織物時,資料的準確程度與取樣的位置,樣品面積大小有關,因而對取樣的方法應有一定的規定。由于織物品種極多,彼此間差別又大,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樣品的選擇還應根據具體情況來定。
1、取樣位置
織物下機后,在織物中因經緯紗張力的平衡作用,是幅寬和長度都略有變化。這種變化就造成織物邊部和中部,以及織物兩端的密度存在著差異。另外在染整過程中,織物的兩端,邊部和中部所產生的變化也各不相同,為了使測得的數據具有準確性和代表性,一般規定:從整匹織物中取樣時,樣品到布邊的距離不小于5cm,離兩端的距離在棉織物上不小于1.5-3m;在毛織物上不小于3m;在絲織物上約3.5-5m。
此外,樣品不應帶有顯著的疵點,并力求其處于原有的自然狀態,以保證分析結果的準確性。
2、取樣大小
取樣面積大小,應隨織物種類,組織結構而異。由于織物分析是消耗試驗,應根據節約的精神,在保證分析資料正確的前提下,力求減小試樣的大校簡單組織的織物試樣可以取得小些,一般為15cm*15cm。組織循環較大的色織物可以取20cm*20cm。色循環大的織物(如床單)最少應取一個色紗循環所占的面積。對于大提花(如被面,地毯)因其經緯紗循環數很大,一般分析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組織結構即可。因此,一般取為20cm*20cm,或25cm*25cm。如樣品尺寸小時,只要比5cm*5cm稍大即可分析。
二:確定織物的正反面對布樣進行分析工作時,首先應確定織物的正反面。
織物的正反面一般是根據其外觀效應加以判斷。下面列舉一些常用的判斷方法。
1.一般織物正面的花紋,色澤均比反面清晰美觀。
2.具有條格外觀的植物和配色模紋織物其正面花紋必然是清晰悅目的。
3.凸條及凹凸織物,正面緊密而細膩,具有條狀或圖案凸紋,而反面較粗糙,有較長的浮長線。
4.起毛織物:單面起毛織物,其起毛絨一面為織物正面。雙面起毛絨織物,則以絨毛光潔,整齊的一面為正面。
5.觀察織物的布邊:如布邊光潔,整齊的一面為織物正面。
6.雙層,多層及多重織物,如正反面的經緯密度不同時,則一般正面具有較大的密度或正面的原料較佳。
7.紗羅織物:紋路清晰絞經突出的一面為織物正面。
8.毛巾織物:以毛圈密度大的一面為正面。
多數織物其正反面有明顯的區別,但也有不少織物的正反面極為近似,兩面均可應用。因此對這類織物可不強求區別其正反面。
三:確定織物的經緯向
在決定了織物的正反面后,就需判斷出在織物中那個方向是經紗,哪個方向是緯紗,這對分析織物密度,經緯紗特數和織物組織等項目來說,是先決條件。
區別織物經緯向的主要依據如下。
1.如被分析織物的樣品是布邊的,則與布邊平行的紗線便是經紗,與布邊垂直的則是緯紗。
2.含有漿份的是經紗,不含漿份的是緯紗。
3.一般織物密度大的一方為經紗,密低小的一方為緯紗。
4.筘痕明顯之織物,則筘痕方向為織物的經向。
5.織物中若干紗線的一組是股線,而另一組是單紗時,則通常股線為經紗,單紗為緯紗。
6.若單紗織物的成紗捻向不同時,則Z捻紗為經向,S捻紗為緯向。
7.若織物成紗的捻度不同時,則捻度大的多數為經向,捻度小的為緯向。
8.如織物的經緯紗特數,捻向,捻向都差異不大,則紗線的條干均勻,光澤較好的為經紗
9.毛巾類織物,其起毛圈的紗線為經紗,不起毛圈的紗線為緯紗。
10.條子織物其條子方向通常是經向。
11.若織物有一個系統的紗線具有多種不同特數時,這個方向則為經向。
12.紗羅織物,有扭絞的紗線為經紗,無扭絞的紗線為緯紗。
13.在不同原料交織中,一般棉毛、棉麻交織的織物,棉為經紗;毛絲交織物中,絲為經紗;毛絲棉交織物中,則絲,棉為經紗;天然絲與絹絲交織物中,天然絲為經紗;天然絲與人造絲交織物中,則天然絲為經紗。
由于織物用途極廣。因而對織物原料和組織結構的要求也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在判斷時,還要根據織物的具體情況進行確定。
四:測定織物的經緯紗密度
在織物單位長度中排列的經緯紗根數,稱為織物的經,緯紗密度。
織物密度的計算單位以公制計,是指10cm內經緯紗排列的根數。密度的大小,直接影響織物的外觀,手感,厚度,強力,抗折性,透氣性,耐磨性和保暖性能等物理機械指標,同時他也關系到產品的成本和生產效率的大校經,緯密度的測定方法有以下兩種。
1、直接測數法
直接測數法是憑借照布鏡或織物密度分析鏡來完成。織物密度分析鏡的刻度尺長度為5cm,在分析鏡頭下面,一塊長條形玻璃片上刻有一條紅線,在分析織物密度時,移動鏡頭,將玻璃片上紅線和刻度尺上紅線同時對準某兩根紗線之間,以此為起點,邊移動鏡頭邊數紗線根數,直到5cm刻度線為此。輸出之紗線根數乘以2,即為10cm織物的密度值。
在點數紗線根數時,要以兩根紗線之間的中央為起點,若數到終點時,超過0.5根,而不足一根時,應按0.75根算;若不足0.5根時,則按0.25根算。織物密度一般應測得3-4個數據,然后取其算術平均值為測定結果。
2、間接測試法
這種方法適用于密度大的,紗線特數小的規則組織的織物。首先經過分析織物組織及其組織循環經紗數(組織循環緯紗數),然后乘以10cm中組織循環個數,所得的乘積即為經(緯)紗密度。
五:測定經緯紗縮率
經,緯紗縮率是織物結構參數的一項內容。測定經緯紗縮率的目的是為了計算紗線的特數和織物用紗量等。由于紗線在形成織物后,經(緯)紗在織物中交錯屈曲,因此織造時所用之紗線長度大于所形成織物的長度。因而我們把其差值與原長之比值稱為縮率。以a(%)表示。
縮率=100%*(伸直長度-試樣中長度)/伸直長度
經緯紗縮率的大小,是工藝設計的重要依據,他對紗線的用量,織物的物理機械性能和織物的外觀均有很大的影響。
影響縮率的因素很多,織物組織,經緯紗原料及特數,經緯紗密度及在織造過程中紗線的張力等的不同,都會引起縮率的變化。
分析織物時,測定縮率的方法,一般在試樣邊緣沿經(緯)向量取10cm的織物長度。并記上記號(試樣小時,可量取5cm的長度),將邊部的紗纓剪短(這樣可以減少紗線從織物中拔出來時產生以外伸長),然后輕輕將經(緯)紗從試樣中拔出,用手指壓住紗線的一端,用另一只手輕輕的將紗線拉直(張力要恰當,不可有伸長現象)。用尺量出記號之間的經(緯)紗長度這樣連續作出十個數后,取其平均值,帶入上述公式中,即可求出經或緯紗的縮率值。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精確程度較差,測定紗線縮率的目的是為了計算紗線特數和織物用紗量等。
在測定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拔出和拉直紗線時,不能使紗線發生退捻或加捻。對某些捻度較小或強力很差的紗線,應經量避免發生意外伸長。
2.分析刮絨和縮絨織物時,應先用剪刀或火柴除去表面的絨毛,然后再仔細的將紗線從織物中拔出。
3.粘膠纖維在潮濕狀態下極易伸長,故在操作時避免手汗沾濕紗線。
六:測算經緯紗特數
紗線是用特數來表示其細度的。紗線特數是1000m的紗線在公定回潮率時的重量克數。計算公式如下:
tex=1000G/L
tex表示經或緯紗特數;G表示在公定回潮率時的重量(g);L表示長度(m)。
紗線特數的測定一般有兩種方法。
1.比較測定法:此方法是將紗線放在放大鏡下,仔細的與已知特數的紗線進行比較,然后決定經緯紗的特數。此方法測定的準確程度與試驗人員的經驗有關。由于做法簡單迅速,工廠的試驗人員往往樂于采用。
2.稱重法:在測定前必須先檢驗樣品的經紗是否上漿,若經紗是上漿的,則應對式樣進行退漿處理。
測定時從10cm*10cm織物中,取出10根經紗和10根緯紗,分別稱其重量。測出織物的實際回潮率,在經緯紗縮率已知的條件下,經緯紗特數可用下式求出:
tex=G(1-a)(1+W~)/(1+W)
G表示10根經紗或緯紗實際重量;a表示經或緯紗縮率;W表示織物的實際回潮率;W~表示該種紗線的公定回潮率。
以下為各種紗線的公定回潮率(%):棉
8.5;粘膠13;精梳毛紗16;粗梳毛紗15;晴綸2;醋脂7;絹絲11;滌綸0.4;錦綸4.5;維?5;丙綸0;
七:鑒定經緯紗原料
正確和合理的選配各類織物所用原料,對滿足各項用途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對布樣的經緯紗原料要進行分析。主要有兩個方面。
1.織物經緯紗原料的定性分析
目的是分析織物紗線是什么原料組成,即分析織物是屬純紡織物、混紡織物,還是交織織物。鑒別纖維一般采用的步驟是先決定纖維的大類,屬天然纖維素纖維,還是屬天然蛋白質纖維或是化學纖維。再具體決定是哪一品種。常用的鑒別方法有手感目測法、燃燒法、顯微鏡法和化學溶解法等,其具體方法與纖維的鑒別方法相同。
A、手感目測法:此法適用于呈散纖維狀態的紡織原料。
(1)、棉纖維比苧麻纖維和其它麻類的工藝纖維、毛纖維均短而細,常附有各種雜質和疵點。
(2)、麻纖維手感較粗硬。
(3)、羊毛纖維卷曲而富有彈性。
(4)、蠶絲是長絲,長而纖細,具有特殊光澤。
(5)、化學纖維中只有粘膠纖維的干、濕狀態強力差異大。
(6)、氨綸絲具有非常大的彈性,在室溫下它的長度能拉伸至五倍以上。
B、顯微鏡觀察法:是根據纖維的縱面、截面形態特征來識別纖維。
(1)、棉纖維:橫截面形態:腰圓形,有中腰;縱面形態:扁平帶狀,有天然轉曲。
(2)、麻(苧麻、亞麻、黃麻)纖維:橫截面形態:腰圓形或多角形,有中腔;縱面形態:有橫節,豎紋。
(3)、羊毛纖維:橫截面形態:圓形或近似圓形,有些有毛髓;縱面形態:表面有鱗片。
(4)、兔毛纖維:橫截面形態:啞鈴型,有毛髓;縱面形態:表面有鱗片。
(5)、桑蠶絲纖維:橫截面形態:不規則三角形;縱面形態:光滑平直,縱向有條紋。
(6)、普通粘纖:橫截面形態:鋸齒形,皮芯結構;縱面形態:縱向有溝槽。
(7)、富強纖維:橫截面形態:較少齒形,或圓形,橢圓形;縱面形態:表面平滑。
(8)、醋酯纖維:橫截面形態:三葉形或不規則鋸齒形;縱面形態:表面有縱向條紋。
(9)、腈綸纖維:橫截面形態:圓形,啞鈴形或葉狀;縱面形態:表面平滑或有條紋。
(10)、氯綸纖維:橫截面形態:接近圓形;縱面形態:表面平滑。
(11)、氨綸纖維:橫截面形態:不規則形狀,有圓形,土豆形;縱面形態:表面暗深,呈不清晰骨形條紋。
(12)、滌綸、錦綸、丙綸纖維:橫截面形態:圓形或異形;縱面形態:平滑。
(13)、維綸纖維:橫截面形態:腰圓形,皮芯結構;縱面形態:1~2根溝槽。
C、密度梯度法:是根據各種纖維具有不同密度的特點來鑒別纖維。
(1)、配定密度梯度液,一般選用二甲苯四氯化碳體系。
(2)、標定密度梯度管,常用的是精密小球法。
(3)、測定和計算,將待測纖維進行脫油、烘干、脫泡預處理,做成小球投入平衡后,根據纖維懸浮位置,測得纖維密度。
D、熒光法:利用紫外線熒光燈照射纖維,根據各種纖維發光的性質不同,纖維的熒光顏色也不同的特點來鑒別纖維。各種纖維的熒光顏色具體顯示:
(1)、棉、羊毛纖維:淡黃色
(2)、絲光棉纖維:淡紅色
(3)、黃麻(生)纖維:紫褐色
(4)、黃麻、絲、錦綸纖維:淡藍色
(5)、粘膠纖維:白色紫陰影
(6)、有光粘膠纖維:淡黃色紫陰影
(7)、滌綸纖維:白光青天光很亮
(8)、維綸有光纖維:淡黃色紫陰影。
E、燃燒法:根據纖維的化學組成不同,燃燒特征也不同,從而粗略地區分出纖維的大類。幾種常見纖維的燃燒特征判別對照如下:
(1)、棉、麻、粘纖、銅氨纖維:靠近火焰:不縮不熔;接觸火焰:迅速燃燒;離開火焰:繼續燃燒;氣味:燒紙的氣味;殘留物特征:少量灰黑或灰白色灰燼。
(2)、蠶絲、毛纖維:靠近火焰:卷曲且熔;接觸火焰:卷曲,熔化,燃燒;離開火焰:緩慢燃燒有時自行熄滅;氣味:燒毛發的氣味;殘留物特征:松而脆黑色顆粒或焦炭狀。
(3)、滌綸纖維:靠近火焰:熔縮;接觸火焰:熔融,冒煙,緩慢燃燒;離開火焰:繼續燃燒,有時自行熄滅;氣味:特殊芳香甜味;殘留物特征:硬的黑色圓珠。
(4)、錦綸纖維:靠近火焰:熔縮;接觸火焰:熔融,冒煙;離開火焰:自滅;氣味:氨基味;殘留物特征:堅硬淡棕透明圓珠。
(5)、腈綸纖維:靠近火焰:熔縮;接觸火焰:熔融,冒煙;離開火焰:繼續燃燒,冒黑煙;氣味:辛辣味;殘留物特征:黑色不規則小珠,易碎。
(6)、丙綸纖維:靠近火焰:熔縮;接觸火焰:熔融,燃燒;離開火焰:繼續燃燒;氣味:石蠟味;殘留物特征:灰白色硬透明圓珠。
(7)、氨綸纖維:靠近火焰:熔縮;接觸火焰:熔融,燃燒;離開火焰:自滅;氣味:特異味;殘留物特征:白色膠狀。
(8)、氯綸纖維:靠近火焰:熔縮;接觸火焰:熔融,燃燒,冒黑煙;離開火焰:自行熄滅;氣味:刺鼻氣味;殘留物特征:深棕色硬塊。
(9)、維綸纖維:靠近火焰:熔縮;接觸火焰:熔融,燃燒;離開火焰:繼續燃燒,冒黑煙;氣味:特有香味;殘留物特征:不規則焦茶色硬塊。2.混紡織物成分的定量分析
這是對織物進行含量的分析,一般采用溶解法,它是選用適當的溶劑,使混紡織物中的一種纖維溶解,稱取留下的纖維重量,從而也知道溶解纖維的重量,然后計算混合百分率。
具體方法同混紡紗線含量分析法。
八:概算織物重量
織物重量是指織物每平方米的無漿干重克數。他是織物的一項重要的技術指標。他也是對織物進行經濟核算的主要指標,根據織物樣品的大小及具體情況,可分兩種試驗方法。
1.稱重法
用此方法測定織物重量時,要使用扭力天平,分析天平等工具。在測定織物每平方米的重量時,樣品的面積一般取10x10(CITi2)。面積愈大,所得結果就愈正確。在稱重前,將退漿的織物放在烘箱中烘干,至重量恒定,稱其干重,則
G(g/m2)=gxl0000/(Lxb)
G--樣品每平方米無漿干重(g/平方米);s--樣品的無漿干重(g);L--樣品長度(cm);b--樣品寬度(cm)。九:分析織物的組織及色紗的配合
對布樣做了以上各種測定后,最后應對經緯紗在織物中交織規律進行分析,以求得此種織物的組織結構。在此基礎上再結合織物經緯紗所用原料、特數、密度等因素正確地確定織物的上機圖。
在對織物的組織進行分析的工作中,我們常用的工具是照布鏡、分析針、剪刀及顏色紙等。用顏色紙的目的是為在分析織物時有適當的背景襯托,少費眼力。在分析深色織物時,可用白色紙做襯托,而在分析淺色織物時,可用黑色紙做襯托。
由于織物種類繁多,加之原料、密度,紗特數等因素的不同,所以應選擇適當的分析方法以使分析工作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用的織物組織分析方法有以下幾種。
l1、拆紗分析法
這種方法對初學者適用。此法應用于起絨織物、毛巾織物、紗羅織物、多層織物和紗特數低、密度大,組織復雜的織物。I
這種方法又可分為分組拆紗法與不分組拆紗法兩種。
a.確定拆紗的系統:在分析織物時,首先應確定拆紗方向,目的是為看清楚經緯紗交織狀態。因而宜將密度較大的紗線系統拆開,利用密度小的紗線系統的間隙,清楚地看出經緯紗交織規律。
b.確定織物的分析表面;究竟分析織物哪一面,一般以看清織物的組織為原則。如:若是經面或緯面組織的織物,以分析織物的反面比較方便,若是表面刮絨或縮絨織物,則分析時應先用剪刀或火焰除去織物表面的部分絨毛,然后進行組織分析。
c.紗纓的分組:在布樣的一邊先拆除若干根一個系統的紗線,使織物的另一個系統的紗線露出10mm的紗纓,然后將紗纓中的紗線每若干根分為一組,并將1、3、5……等奇數組的紗纓和2、4、6……等偶數組的紗纓,分別剪成兩種不同的長度。這樣,當被拆的紗線置于紗纓中時,就可以清楚的看出它與奇數組紗和偶數組紗的交織情況。
填繪組織所用的意匠紙若每一大格其縱橫方向均為八個小格,正好與每組紗纓根數相等,則可把每一大格作為一組,亦分成奇、偶數組與紗纓所分奇偶數組對應,這樣,被拆開的紗線在紗纓中的交織規律,就可以非常方便的記錄在意匠紙的方格上。
2.局部分析法
有的織物表面,局部有花紋,地布的組織很簡單,此時只需要分別對花紋和地布的局面進行分析;然后根據花紋的經、緯紗根數和地布的組織循環數,就可求出一個花紋循環的經緯紗數,而不必一一畫出每一個經,緯組織點,須注意地組織與起花組織起始點的統一問題。
3.直接觀察法
有經驗的工藝員或織物設計人員,可采用直接觀察法,依靠目力或利用照布鏡,對織物進行直接的觀察,將觀察的經緯紗交織規律,逐次填入意匠紙的方格中。分析時可多填寫幾根經緯紗的交織狀況,以便正確的找出織物的完全組織來。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主要是用來分析單層密度不大,紗特數較大的原組織織物和簡單的小花紋組織織物。
’在分析織物組織時,除要細致耐心外,還必須注意布樣的組織與色紗的配列關系。對于白坯織物,在分析時不存在這問題。但是多數織物其風格效應,不光是由經緯交織規律來體現,往往是將組織與色紗配合而得到其外觀效應。因而,在分析這類色紗與組織配合的織物(色織物)時,必須使組織循環和色紗排列循環配合起來,在織物的組織圖上,要標注出色紗的顏色和循環規律。
織物組織結構測試標準方法
1.目的:測試每英寸的梭織布或針織布試辦中的紗線或線圈數量•
2.儀器:織物分析鏡,織物分析針
3.測試方法:梭織布每英寸之紗線在測試前將試辦在溫度為70
按照如下方法在試辦的2處不同位置計算每英寸之經紗、緯紗數量•把織物分析鏡放在試辦上,在計算經紗時,使織物分析鏡與緯紗方向一致,數經紗時則與之相反•
在1寸的試辦內,取不同的位置和方向計算紗線密度•
如果在計算中,出現難苑智宓納聰擼蚩梢栽儆?寸長的布條計算紗線﹐最后求出平均值•
對于寬度小于3寸的成品布(如絲帶、松緊帶、花邊)數出所有經紗(包括布邊在內),然后量出試辦寬度,計算出緯紗密度•
對于紗線排列無規律的花樣布需仔細觀察組織的花樣,并在花樣中數出紗線的數目,然后量出花樣試辦的寬度•
對于一些無法計算紗線密度的樣辦,須在報告中說明此項內容•
4.針織布每英寸之線圈在測試前將試辦在溫度為70
3織物寬度小於最小指定值的地方,每瑪罰10分。
4罰10分給每個接合處或全幅性疵點。如果總罰分未超過每匹長,這匹等級為“一等品”。如果總罰分超過每匹長,這匹等級為“二等品”。如果每100碼織物平均超過XX分,整批就不合格。“一等品”織物,超出50英寸闊,就允釵?0%的罰分。
再參考另一個制度,此標準適用于梭織及針織品:[Graniteville“78”制度],
檢查方法:在沒有背光的情況下整幅地檢查織物的正面。所有可能出現的疵點都應計算在內。買賣雙方應協議疵點的界定。疵點計算:疵點數是指連續9英寸內(或25厘米內)或指定某部分內的疵點。例如:1英寸-9英寸或者0厘米-25厘米1分9英寸-18英寸或者25厘米-50厘米2分18英寸-27英寸或者50厘米-75厘米3分如此類推。。。。.......計算方法:最高罰分每平方碼(或平方米)最高罰分是4分,每碼或每平米長的織物最高分數取決於織物的幅寬。每碼長:布幅以吋為單位除以9例如:48英寸織物-6分,60英寸織物-7分每米長:布幅以厘米為單位除以25例如:122厘米織物(48英寸)-5分153厘米織物(60英寸)-6分在連續性疵點旁18英寸或50厘米內的疵點都不應計算。在1分疵點的9英寸或25厘米內的疵點是不應計算。檢查結果的計算方式:結果用每平方碼或每100平方米的分值來計算:第一步:把被檢查過的碼數除以100,精確度為小數點後兩位;第二步:把結果除以總點數得到每100碼或每100米的點數;第三步:將每100碼之點數乘以36(布幅以吋計)即得到織物每100平方碼的點數;將每100米的點數乘以100(布幅以厘米計)即得到織物每100平方米的點數。換算方程式:每100平方碼的點數x0.836=每100平方米的點數每100平方米的點數x1.196=每100平方碼的點數
圓編織物驗布制度標準探討(1)
在紡織生產過程,產品因原料或生產過程失誤,而引致產品中含有或多或少之疵點,或酗j家認同無法完全避免,故訂下共同協議之可接受範圍,再形成標準,而大家按照此標準而訂下執行,處理,方法之制度。在紡織歷史上,梳織比圓編悠久,驗布制度標準亦比較完善,因此早期以梳織物驗布標準作基礎,再建立圓編織物驗布制度標準。至今國際上沿用認可之圓編織物驗布標準亦很多,加上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等。。。。......最要命是各品牌自行在標準上再加上有利自己企業之收貨標準,變成自己之企業標準,制成[天書],所有Q.C.按本子辦事。標準定義是各方面都能在合理情況下,執行,解決,接受。否則此標準便不成立。企業標準是企業自行制定,可能對上游供應商或下游加工商之一些要求,此等要求可能祗符合自身企業之特殊情況,因此制定企業標準時,必需參考市場上之標準,再考慮標準之可行性,標準與其他之相關標準抵觸可能性。?就以圓編織物驗布疵點而言,分紗,織,染三大類,制度多以疵點面積大小罰分,而疵點分爭議性疵點,如起橫,染花,條干差,紗粗節等等,故有嚴重及輕微之分,需雙方協議解決。而非爭議性疵點,如爛針,破洞,錯花,斷紗等等,無需爭議,大家認同。爭議性疵點多出現于紗及染,而織多為非爭議性疵點。
現在首先了解各種有代表性之圓編織物驗布制度標準:參考梭織物的驗布制度[4分制度]4分制標準是由美國材料試驗協會出版的ASTMD5430-93.疪點被罰1,2,3,4分是根據大小和嚴重性來決定。
疵點大小(長度用英寸表示)罰分:3英寸或以下罰1分,3-6英寸罰2分,6-9英寸/半幅寬罰3分,9英寸以上/整幅寬罰4分。
標準:1不管疵點的大小和數量,一碼長度的總罰分不可超過4分。
2織物內連續疵點超過9英寸,罰4分給所在的每一碼織物。
3可使用的幅寬小於指定幅寬時,罰4分給所在的一碼織物。如果適合的話,把4分罰給每一個縫合處或整幅寬的疵點.
在100平方碼內,如果總罰分不超過XX分,這匹布的等級是“合格”。在100平方碼內,如果總罰分超過XX分,這匹布的等級是“不合格”。如果每100平方碼的平均罰分超過XX分,則整批布都被拒收。
例如:下列簡略的檢查表格舉例說明如何應用計算公式:(碼)(疵點)(罰分)12粗節--1(小疵點,小於3英寸)14-粗節--1(小疵點,小於3英寸)28-軋梭--4(注意:沒有一碼布罰分超過4分)281/2錯緯--045至49--斜紋路-16(有異常疵點的4碼織物每碼4分)58至61雙緯經12(疵點穿越3碼)64-污漬--3(疵點在6-9英寸之間)67粗節--1(小的疵點,小於3英寸--所在扣分在同一碼圍內不超過4分)671/2粗節--168--粗節--195-橫檔4(疵點全幅-例如9英寸以上)98-991/2-色差-8(異常疵點佔據2碼-每碼4分,總分=52,織物寬度=40英寸,總碼數=120碼公式應用:52x100/120=43.3每100碼,推導公式:52x3600/120x40=39每100平方碼。假設共裝運10匹40英寸幅寬的布,合同指定平均品質為20分,發現實際品質如下所示:每疋100碼,第1疋24分,第2疋40分,第3疋28分,第4疋32分,第5疋25分,第6疋25分,第7疋15分,第8疋35分,第9疋20分,第10疋12分,總數=256分,256÷10=25.6質量等級。
KTA驗布制度
該標準被針織品協會的圓筒布委員會(KnittingTextileAssociation(KTA)CircularCommittee)及美國紡織制造商協會(AMERICANTextileManufacturersInstitute(ATMI)及紡織分銷商協會(TextileDistributorsAssociation(TDA)共享認可及采用。應用范圍:這些標準適用于圓筒針織物,包括基本織物,起絨織物和芝式組織織物。方法:四分制度-所列的罰分只是在寬度為64-66英寸的織物的正面檢查到的可視疵點:(疵點的長度):小于或等于3英寸罰1分,大于3英寸小于6英寸罰2分,大于6英寸小于9英寸罰3分,大于9英寸罰4分。每碼四個罰分是幅寬為64/66英寸,織物的最高罰分。幅寬超過64/66英寸的織物的最高罰分是以64英寸寬度為基本成比例增加。不論織物的長度,織物的質量,應用每100碼長度的罰分衡量。(例如:40碼長的織物有6個罰分,即按比率每100碼的罰分為15).此評估品質的方法僅可用于以下疵點類:以下幾點并不分配罰分:織物的寬度60英寸,而斜緯/弓緯不超過5英寸。一般與美感有關的特性不分配罰分。橫檔與針眼并不分配罰分。條件是必須判斷它的尺寸和程度對生產衣服是否有影響。品質測定:測定圓筒針織物第一級質量的方法如下:基本織物:每100碼織物罰分數不超過50分時,就被評為第一級。絨面整理織物:每100碼織物罰分數不超過60分時,就被評為第一級。花式織物:根據針織生產商的生產難度來定級(紗線類型,縫線,纖維等影響生產的難度)只要不超過銷售合同中,或先前己書面影聲明的賣方指定類型的罰分最高值,該花式織物就被評定為第一級。花式類型:A=每100碼罰分最大值:70B=每100碼罰分最大值:75C=每100碼罰分最大值:80D=每100碼罰分最大值:85質量公差和長度公差:圓筒形針織物重量不會超過標準重量的+5%,標準重量應以整數數字例如:6盎司,而不能在6-65盎司的范圍內。長度/重量的測量結果是基于個別的卷布測長。長度/重量如果送貨的總長度和總重量不超過客戶下訂單時標準的±10%,所有的貨物都應視為符合訂單要求的。若貨量超過這個限度,也只能拒收超標的那部分。如果少于標準的10%則被視為短碼應補碼。(買方的裁剪臺測量長度的標準與賣方是一致的,應以針織布驗布機的測量為準)參考多個國際標準后,讓我們了解中國之行業標準吧。[中華人民共和國紡織行業標準--針織成品布FZ/T72004.2-2000]針織成品布要求分內在質量和外觀質量。驗布標準屬外觀質量要求,包括局部性疵點,散布性疵點,幅寬偏差,紋路歪斜,與標樣色差,同批色差七項。局部性疵點按只計。針織成品布以匹為單位,按內在質量和外觀質量最低一項評等,分為優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外觀質量要求:局部性疵點只/m不大于:優等品=0.25,一等品=0.30,合格品=0.40散布性疵點:優等品=不允部A一等品=輕微,合格品=輕微紋路歪斜%不大于:優等品=5.0,一等品=6.0,合格品=7.0幅寬偏差%:優等品=±2.0,一等品=±2.5,合格品=±3.0與標樣色差級不低于:優等品=3-4,一等品=4,合格品=4同匹色差級不低于:優等品=4-5,一等品=4,合格品=4同批色差級不低于:優等品=4,一等品=3-4,合格品=3-4注:1散布性疵點:難以數清,不易量計的分散性疵點及通疵點。2輕微散布性疵點:不影響總體效果凡散布性疵點。。每只局部性疵點極限要求:線狀疵點:輕微疵點極限要求=20~400明顯疵點極限要求=5~100顯著疵點極限要求=2~50(破損性疵點無最低極限值)條塊狀疵點:輕微疵點極限要求=10~200明顯疵點極限要求=6~50顯著疵點極限要求=3~20注:1線狀疵點指一個針或一根紗或寬度在1mm及以內的疵點,超過者為條塊狀疵點,條塊狀疵點以直向最大長度加橫向最大長度計量。2疵點程度描述:輕微:疵點在直觀上不明顯,通過仔細辨識才可看到。明顯:不影響總體效果的疵點。顯著:破損性疵點和明顯影響總體效果的疵點。。
外觀質量檢驗:外觀質量檢驗條件,采用驗布機檢驗,非仲裁檢驗也可在40W日光下80cm處的平臺上檢驗,或正常北光下檢驗。疵點以正面為準。
在驗布機上檢驗,應將其正面放在垂直線成15°~45°角的驗布機臺面,驗布機內和上面的罩中分別裝4只40W2只40W日光燈,驗布機速16m/min~18m/min。允陴威I計算方法:局部性疵點按匹計算,每米疵點數超過規定要求,則該匹布降等。每匹布允扣卜〝妦威I總數(只)=每米允陴威I數(只/m)X匹長(m)(計算至一位小數,修約至整數)。紋路歪斜按測量直向以1m為限,橫向以幅寬為限。散布性疵點,幅寬偏差,紋路歪斜,與標樣色差和同匹色差整匹降等,同批色差整批降等。局部性疵點計數說明:距布頭30m以內不計疵點,一匹允雀}剪一次,最短一段不少于5m。集中性局部疵點,40cm最多計1只,但40cm內存在9只及以上疵點(織物僅含1根寬0.5cm內直向長疵點者除外)者,一匹只允野X現2次,超過者順降一等。抽樣:外觀質量按交貨批分品種,規格,色別隨機抽樣1%~3%,但不小于200m.全部檢驗。內在質量按交貨批分品種,規格,色別隨機抽樣,水洗尺寸變化率試驗傱3匹中取700mm全幅三塊,其它指針的試取300mm全幅一塊。結果判定:外觀質量中局部性疵點,散布性疵點,幅寬偏差,紋路歪斜,與標樣色差和匹色分品種,規格,色別按米計算不符品等率,不符品等率在5%及以內為合格。不符品等率和同批色差都合格,判該批產品合格。
內在質量測試標準及方法
參考多個不同檢查系統,大家都會發覺基本大致方向相同,因針對不同產品而有所分別,所訂立系統之基本概念具備:(1)不同織物有著不同的主要準則,(2)幅寬影響織物之等級,(3)疵點以大小嚴重程度排列,(4)將疵點大小數量合并成一個簡單值及換算成分數,(5)疵點計算定義,從整體上訂每段最高罰分,,面積最大罰分。(6)驗收等級定義,以織物面積為依椐,不僅是織物長度。
其實除外觀質量上評訂織物之等級外,內在質量物理測試結果亦會影響織物之等級,但內在質量測試標準及方法大致都相同,或采用國際市場公認之標準及方法,以下簡單介紹:
織物結構物理測試:
(a)織物幅寬:織物在進行測試前應該進行調濕。測試方法:*ASTM:D3774-96紡織物幅寬的標準測試方法。(適合針織)ISO:3932:1976紡織品,梳織品幅寬的標準測試方法。(適合梳織)中華人民共和國GB/T4667-1995機織物幅寬的標準測試方法。(適合梳織)ASTM:D3772-96紡織物幅寬的標準測試方法。(適合梳織)相關標準:ASTM:D3887
(b)
(b)織物重量:在進行織物重量測試前必須充足調濕,而絕對干燥重量是測量重量的關鍵。測試方法:*ASTM:D3776-96織物單位面積重量的標準測試方法。ISO:3801:1977紡織品,梳織品單位長度,面積質量的標準測試方法。(適合梳織)ISO:7211-6:1984經紗和緯紗單位面積重量的標準測試方法。(適合梳織)ASTM:D3776-96織物單位面積重量的標準測試方法。(適合梳織)相關標準:ASTM:D3887。M&S:P-65。
(c)
(c)織物長度:織物在進行測試前應該進行調濕。測試方法:*ASTM:D3773-90(1996)梳織物長度的標準測試方法。(適合梳織)ISO:3933:1976梳織物長度的標準測試方法。(適合梳織)中華人民共和國GB/T4666-1995機織物長度的標準測試方法。(適合梳織)
(d)
(d)織物厚度:織物在進行測試前應該注意壓重和持續時間。測試方法:*ASTM:D177-96紡織原料厚度的標準測試方法。(適合梳織)ISO:5084:1996測定紡織品的厚度的標準測試方法。(適合梳織)中華人民共和國GB/T3820-1997紡織品和紡織制品厚度的標準測試方法。(適合梳織)
(e)
(e)弓緯與斜緯:量度布邊與緯紗之間形成的角度和彎曲。測試方法:*ASTM:D3882-99梳織和針織物的弓緯與斜緯的標準測試方法。(適合梳織及針織)中華人民共和國GB/T14801-1993機織物和針織物的弓緯與斜緯的標準測試方法。(適合梳織合梳織)相關標準:AATCC:179,M&S:P1B,F.S.METHOD;TP-30。
(f)
(f)回潮率:織物重量測試和強力測試的參考和修正的變量。測試方法:*ASTM:D2654-76紡織品原料回潮和含水量。(適合梳織及針織)中華人民共和國GB/T9995-1997紡織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測定。烘箱干燥法。(適合梳織及針織)??
(g)
(g)織物的紗線支數:測試方法:ASTM:D1059-87基于短的試樣長度的紗支測試方法。(適合針織)ISO:7211-5:1984測定從織物拆出的紗線的線性密度。(適合梳織)ASTM:D1059-97以短樣本測試紗支的標準方法。(適合梳織)中華人民共和國GB/T4668-1995機織物密度的測定。(適合梳織)
(h)
(h)織物的紗線捻度:測試方法:ASTM:D1423-82直接點算轉數的紗線捻度測試方法。(適合針織)ISO:7211-4:1984測定從織物拆出的紗線的捻度。(適合梳織)?ASTM:D1423-99直接點算轉數的紗線捻度測試方法。(適合梳織)中華人民共和國GB/T2543.1-2001紡織品,紗線捻度的測定第一部分:直接計數法。(適合針織)中華人民共和國GB/T2543.2-2001紡織品,紗線捻度的測定第二部分:退捻加捻法。(適合針織)
服裝產品質量認證檢驗抽樣指導書
1.基本目的:為在服裝質量認證檢驗過程中,有效地開展抽樣活動,切實保證科學合理和產品質量認證工作的質量和有效,制訂本指導書。主要用于服裝認證檢驗現場抽樣指導。
2.適用范圍:
主要適用服裝質量認證檢驗的初次認證和年度監督檢驗的現場抽樣活動。
3.適用對象:
具備ISO9000體系審核員資格,并直接從事ISO9000認證審核活動的審核人員、技術專家或檢驗機構的技術人員。
4.術語:
4.1監督總體
被監督產品的集合。
4.2樣本
按一定程序從監督總體中抽取一組單位產品。
5.實施程序:
5.1確定監督總體
監督總體為同批號的合格產品。
5.2確定樣本量
5.2.1《男西服、大衣》、《女西服、大衣》產品的樣本量為14件,其中10件作規格、外觀縫制質量檢驗,3件作干洗試驗(干洗縮率和干洗后起皺級差),1件作破壞性復粘合襯部位剝離強力和面料成份分析試驗。
5.2.2《男、女西褲》產品的樣本量為16條,其中10條作規格、外觀縫制質量檢驗,6條作破壞性褲后襠強力和面料成份分析試驗。
5.2.3《羽絨服裝》產品的樣本量為13件,其中10件作規格、外觀縫制質量試驗,3件作破壞性羽絨理化檢驗和面料成份分析試驗。
5.2.4《羽絨被》、《羽絨睡袋》產品樣本量為13條,其中10條作規格、外觀縫制質量檢驗,3條作破壞性羽絨理化檢驗和面料成份分析試驗。
5.2.5《羽絨睡墊》產品樣本量為8條,其中5條作規格、外觀縫制質量檢驗,3條作破壞性羽絨理化檢驗和面料成份分析試驗。
5.2.6《羽絨枕芯》產品樣本量為13只,其中10只作規格、外觀縫制質量檢驗,3只作破壞性羽絨理化檢驗和面料成份分析試驗。
5.2.7《襯衫》產品樣本量為16件,其中10件作規格、外觀縫制質量檢驗,3件作洗滌試驗(水洗后縮率和水洗后起皺級差),3件作破壞性縫制部位強力和面料成份分析試驗。
5.2.8《風雨衣》產品樣本量為12件,其中10件作規格、外觀縫制質量檢驗,1件作面料防水性能試驗,1件作破壞性粘合襯剝離強力和面料成份分析試驗。
5.2.9《茄克衫》、《男女單服裝》、《牛仔服裝》、《連衣裙、裙套》、《睡衣套》、《男、女兒童單服裝》、《男、女棉服裝》、《人造毛皮服裝》等產品樣本量為10件(套)作規格、外觀縫制質量檢驗后,其中1件破壞性作面料成份分析試驗。
5.2.10抽檢中若外觀縫制質量判定不符合標準規定時,可進行第二次檢驗,抽檢數量為原外觀檢驗數量的一倍,檢驗結果以第二次為準。
5.3抽樣:
5.3.1在成品倉庫抽樣時,從工廠已檢驗合格的某個批次產品中隨機抽齲
5.3.2執行同一標準的產品為一服裝大類,每個服裝大類產品抽取其中一個批次的產品。其面料為同一種面料成份,但可以不同顏色。
5.3.3抽樣產品的規格盡可能齊全。
5.3.4如某企業生產純毛男西服、毛滌男西服、純毛女西服、毛滌女西服,抽取純毛男西服、毛滌男西服中的任一種,純毛女西服、毛滌女西服中的任一種,共兩種。
5.3.5一個企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注冊商標的品牌,每個品牌均按5.3規定抽樣。
5.4樣本的簽封和送樣:
5.4.1抽樣人員確認抽樣數量、批次無誤后,并由企業陪同人員簽字認定,然后裝箱,同時將產品工藝規格單和抽樣單放入箱內,在箱的上下開口處加封封條(為保證封條在樣本送檢過程中完好無損,可用透明膠帶紙將封條覆蓋。)
5.4.2送樣
樣本由企業或抽樣人員負責按規定時間送指定的檢驗機構。
5.5樣本處理:
檢驗后樣品(包括已破壞樣品)在企業收到檢驗報告15天后,并對檢驗報告無異議方可取回。
6.相關標準及抽樣數:標準名稱抽樣數
GB/T2664-93《男西服、大衣》14件
GB/T2665-93《女西服、大衣》14件
GB/T2666-93《男、女西褲》16條
GB/T14272-93《羽絨服裝》13件
GB/T1193-91《羽絨被》13條
QB/T1194-91《羽絨睡墊》8條
QB/T1195-91《羽絨睡袋》13條
QB/T1196-91《羽絨枕芯》13只
GB2660-89《襯衫》16件
FZ/T81010-1999《風雨衣》12件
FZ/T81008-94《茄克衫》10件
FZ/T81007-94《男女單服裝》10件(套)
FZ81006-92《牛仔服裝》10件(套)
FZ81004-91《連衣裙、裙套》10件(套)
FZ81001-91《睡衣套》10件(套)
FZ81003-91《男女兒童單服裝》
10件(套)
GB2662-91《男女棉服裝》10件(套)
FZ81009-94《人造毛皮服裝》10件
GB/T5296.4-1998《消費品使用說明紡織品和服裝使用說明》
(青島市紡織工程學會 戴受柏 輯)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