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學校>正文
阻燃纖維主要分為天然阻燃纖維與化學阻燃纖維兩種。除了阻燃纖維素纖維以外,還有以下多種高性能纖維可在阻燃行業廣泛應用。
芳綸1313
芳綸1313的極限氧指數大于28%,屬于難燃纖維。同時,它還具有持久的熱穩定性與尺寸穩定性,可在220℃溫度下長期使用而不老化,在250℃左右溫度下的熱收縮率僅為1%,短時間暴露于300℃溫度中也不會收縮、脆化、軟化或者融熔,在超過370℃的高溫下才開始分解,400℃溫度下才會碳化。
目前,國內耐高溫芳綸1313產能已達8300噸,煙臺泰和新材的供應量躍居世界第二,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已大量出口。
聚酰亞胺纖維
聚酰亞胺纖維的極限氧指數一般在35%~75%之間,發煙率低,屬于自熄性材料。此外,聚酰亞胺纖維還具有較高的熱分解溫度,全芳香型聚酰亞胺纖維的開始分解溫度在500℃左右。
目前,國內長春高崎和江蘇奧神已建成兩條千噸級生產線,形成濕法和干法兩種工藝路線,浙江先諾新材料也已建成30噸/年的生產線。
玄武巖纖維:
玄武巖纖維是無機纖維,具有不燃性、耐溫性(-269℃~700℃)、無有毒氣體排出、絕熱性好、無熔融或滴落、強度高、無熱收縮現象等優點。
玄武巖纖維已成功應用于汽車消音器、增強瀝青路面、外墻建筑節能保溫和體育休閑用品等方面。
我國玄武巖纖維產品的發展重點分為兩類,包括純天然玄武巖纖維和摻雜改性的耐高溫、耐堿玄武巖纖維的研發,最終實現純天然、高性能、低成本的玄武巖纖維的規模生產。
聚苯硫醚纖維
聚苯硫醚纖維的極限氧指數可達34%~35%,熔點達285℃,高于目前工業化生產的其他熔紡纖維,尺寸穩定。
目前,我國已經成功開發出具有良好耐高溫、耐腐蝕性能的納米復合聚苯硫醚短纖維,氧化誘導溫度較純聚苯硫醚纖維大大提高。在230℃下,纖維強度保持率依然大于90%,較好地解決了純聚苯硫醚纖維在高溫、高腐蝕工況下極易氧化的難題。
芳砜綸纖維
芳砜綸纖維是我國自主研究的耐高溫纖維,除強力稍低外,其他性能與芳綸相似,但它在抗燃和抗熱氧老化上顯著優于芳綸。芳砜綸纖維的極限氧指數約為33%,在300℃熱空氣中加熱100h,強力損失小于5%。
芳砜綸纖維可應用于防護制品、電絕緣材料、蜂窩結構材料、摩擦密封材料、轉移印花毛毯等方面。
聚四氟乙烯纖維
聚四氟乙烯纖維是耐高溫阻燃纖維中發展最早的品種之一,它的極限氧指數約95%,可長時間在250℃溫度下使用。
我國聚四氟乙烯纖維的發展目標主要為3點:首先是耐腐蝕聚四氟乙烯纖維長絲和短纖的生產,可分別作為濾料的增強基布和過濾層,填補國內生產空白;其次是高精度濾料方面,主要用于滿足濾除PM2.5需要;最后為建立起我國聚四氟乙烯纖維及濾料的工業化生產體系,滿足國家環保材料的重大急需。
阻燃滌綸
我國滌綸工業絲產能約130萬噸/年,占全世界聚酯工業絲生產量的60%左右,居世界滌綸工業絲產能的首位。
因滌綸易燃、有熔滴,所以通常需要對滌綸進行阻燃改性。目前,我國主要用共聚改性法進行滌綸的阻燃改性,研發出了將常規反應性阻燃劑CEPPA添加進滌綸的技術,通過原位聚合方法,成功合成了主鏈含磷的阻燃滌綸。
目前,滌綸阻燃面料的阻燃指標可達到國家標準B2級,耐洗次數約達30次。
阻燃尼龍
未經改性的尼龍阻燃性能很差,并且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滴落,屬于易燃材料。因此,尼龍纖維作為阻燃材料使用時,必須進行阻燃改性。
目前經過阻燃改性的阻燃尼龍主要分兩種,增強阻燃尼龍和無鹵阻燃尼龍。阻燃PA66和阻燃PA6是常見的兩種聚酰胺類阻燃纖維。
由于高純度用于工業化生產的戊二胺比較昂貴,尼龍56纖維目前沒有工業化的產品。在我國對生物基尼龍56纖維項目的推進下,丹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已建立了生物基尼龍56的生產基地。阻燃纖維品種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