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久久久免费影院,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观看,久久看精品亚洲99精品国产,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国产成人嫩模一区二区,久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錦橋紡織網
資訊 要聞 視點 外貿 統計 標準 科技 市場 寧波 織里 昌邑 盛澤 湖塘 錢清 供應 坯布 紗線 面料 家紡 服裝 紡機
棉花 現貨 撮合 鄭棉 美棉 收儲 拋儲 曲線 棉花 化纖 紗線 坯布 外匯 原油 采購 坯布 紗線 面料 家紡 服裝 紡機
化纖 滌綸 粘膠 聚酯 腈綸 氨綸 錦綸 計算 克重 布價 紗價 棉價 外棉價 服務 會員 廣告 軟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標準>正文

首個絲綢國際標準反響如何?

        

  去年,由我國主導制定的中國絲綢行業第一個國際標準ISO15625:2014《生絲疵點條干電子檢測試驗方法》正式發布。這不僅是ISO在絲綢領域的第一個國際標準,也是我國絲綢行業的首個國際標準。該項標準規定了采用電容、光電、多錠的生絲電子檢測設備對表征生絲質量的疵點、條干不勻檢測的試驗方法,并規定了試驗的檢測原理、對測試儀器要求、疵點分類與計算、試驗條件和參數設置、試驗程序等通用要求和特殊要求。

  中國絲綢協會會長楊永元指出,此項標準的發布實施,為世界絲綢界開展生絲質量電子檢測提供了技術指導和準則,同時,行業標準化工作的穩步推進,提升了我國絲綢標準的國際話語權。

  電子檢測可減少人為誤差,彌補“黑板檢驗”短板

  生絲是中國絲綢行業中承上啟下的重要初級產品,也是繭絲綢產業鏈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它不僅涉及前道1000萬畝桑園、2000萬戶蠶農的投入產出,也關系到700多家繅絲企業、30多萬名職工的切身利益,更與絲綢最終產品的發展前景密不可分。目前,中國生絲年產量約12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80%左右,出口量約占國際貿易量的90%,是我國唯一在國際市場上占據壟斷地位的資源性商品,代表著中國絲綢業在國際舞臺上的形象和地位。

  在國際絲綢業,評判生絲的質量優劣(條干均勻與否、疵點多少等方面)一直沿用傳統的、受檢驗人員主觀影響較大的“黑板檢驗”方法。這種檢驗方法雖然直觀、形象,能方便地給不同類型的疵點進行分類并反饋給生產企業,幫助繅絲企業提高產品質量,但自動化程度不高,檢驗過程也易受檢驗人員目光、素質、經驗以及情緒等因素的影響,無法客觀獲得生絲條干、疵點等方面的質量情況,因此飽受業界的質疑與批評。一位浙江絲綢企業的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在生絲檢驗過程中由于采用“黑板檢驗”方法,受人為干擾因素較大,誤判率高。另外,采用傳統的方法對受驗樣絲的破壞性也很大。

  如今,在世界主要生絲生產國中,應用目光黑板檢驗的除中國外,還有巴西、印度、日本、意大利等;在世界主要生絲消費國中,日本、韓國等東南亞國家和中國香港地區進口生絲的檢驗標準也是以目光黑板檢驗為主。

  但是,隨著現代電子檢測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高速織機的普及,檢驗紡織原料的電子檢測手段不斷升級,在中國紡織行業中,除絲綢外,其他專業(棉、毛、化纖等)纖維檢驗都推廣使用了電子檢測技術。生絲采用電子檢驗是今后中國檢驗生絲質量的發展方向,不僅可減少人為判別誤差,而且可提高中國在國際生絲貿易中的技術標準權威地位。

  集標委會、協會、校企等多方力量,歷時5年研制終獲高票通過

  為了更科學地檢測生絲質量,從上世紀80年代起,中國、日本、歐洲的一些生絲檢測機構和絲綢科研院所開始進行生絲電子檢測的研究。我國在各級政府部門大力支持和中國絲綢協會的主導下,成立了由全國絲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牽頭,由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絲檢中心、浙江凱喜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絲綢科技有限公司、蘇州大學等單位研究人員參加的中國生絲電子檢測標準研究小組。項目組結合生絲電子檢測的特點和前期的研究經驗,在生絲電子檢測設備和試驗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確定了生絲電子檢測技術路線并得到國外絲綢界認可。

  項目組在適合生絲檢測的傳感器選用、疵點、條干CV%指標設置,張力裝置的選用、檢測機架、試驗參數、抽樣數量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改進工作,并取得階段性的成果,開發出集光電和電容傳感技術為一體的,既能測試生絲纖度變異又能測試生絲各類疵點的多錠第二代生絲電子檢測儀。該儀器可同時檢測生絲疵點(大、中、小)、粗、細節,雪糙,CV1cm%、CV5m%、CV50m%等。

  2009年9月,在進行了大量試驗,對標準草案進行修改的基礎上,全國絲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周穎在ISO/TC38年會上,向ISO提出研制《生絲電子檢測試驗方法和分級規范》的提案,得到大會的認可。

  項目組在5年的標準研制工作中,經歷了ISO導則所規定的7個研制階段,組織或參加了本項目的ISO國際標準會議5次,開展了近千批次的傳統黑板與電子檢測比對、電子檢測國際間試驗精密度比對試驗、經電子檢測與傳統檢測的生絲織綢比對及對巴西、日本、印度等國生產的生絲采用電子檢測檢測比對。

  項目經過的4輪在ISO/TC38/SC23成員國范圍內的投票均獲高票通過,并于2014年5月1日由ISO正式發布。一位參加標準制定的專業人士告訴記者,作為方法標準的新標準已經出臺,接下來,會根據行業的相關積累數據制定相應的產品標準,使其更加完善。

  新標準提升我國絲綢業國際話語權,相關行業標準同步完善

  我國生絲電子檢測技術的研究歷經30多年。對于這一漫長的過程,楊永元感慨到,從可行性分析到抽樣理論的形成,從技術路線的確立到儀器設備的誕生,凝聚了眾多絲綢專家、學者和科研人員的心血和汗水。這對于提高世界各國生絲質量水平,促進各國絲綢經貿往來,提升中國絲綢世界影響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江蘇蘇絲股份是標準委員會的成員,公司人員表示,新的國際標準的制定規范了生絲檢測方法,由于有了統一的標準,市場秩序得到了規范,這樣就可以有力地保障優秀絲綢企業的利益。

  在國際標準出臺的同時,全國絲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2014年在推進整個行業其他標準化建設方面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截至目前,絲綢標委會歸口管理標準74項,其中國家標準23項,行業標準達到51項,基本形成國標與行標相結合,基礎通用、方法標準與產品標準相配套,標齡結構基本合理、覆蓋范圍基本齊全的絲綢行業標準化體系。

  楊永元強調,絲綢行業標準是行業技術的制高點,標準不只表現在技術層面,還滲透到絲綢企業、行業和國家利益等方方面面。因此,行業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對促進技術創新、規范消費和貿易公平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相關文章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錦橋紡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