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鈺洲:紡織業振興底氣何在
【措施五】要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將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由14%提高至15%,對基本面較好但暫時出現經營和財務困難的企業給予信貸支持。加大中小紡織企業扶持力度,鼓勵擔保機構提供信用擔保和融資服務,減輕紡織企業負擔。中央、地方和企業都要加大棉花和廠絲收購力度。 要點1:將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由14%提高至15% 解讀:從2001年開始,紡織行業的出口退稅率從17%一直降到11%,最近半年內,又提升三次,到目前的15%。盡管這次出口退稅率僅提高一個點,但對企業來說非常實際,有助于提高競爭力。 要點2:對基本面較好但暫時出現經營和財務困難的企業給予信貸支持 解讀:振興規劃里最具有普惠價值的是貸款擔保融資的措施。貸款擔保融資難是目前紡織產業遇到的第一位的困難。 自從中央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以來,中小企業資金困難問題十分嚴重,而在紡織行業中小企業占99.4%。盡管到現在,這個問題也沒有在大范圍內真正落實,但是這項措施寫在振興規劃里,體現了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對于以國有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來說,有責任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現在地方上已經有所響應,比如,深圳的小欖鎮建立了一個村鎮銀行試點,效果不錯,這個經驗正在總結推廣。有些地方政府也以給銀行注資的方式幫助解決企業貸款。另外,也有企業自發組織互助形式的擔保基金,解決企業燃眉之急,其中有的做得比較成功。不過,僅僅靠這些還解決不了眾多企業貸款問題,需要國家在具體政策上給予更多的支持。 要點3:加大中小紡織企業扶持力度,鼓勵擔保機構提供信用擔保和融資服務,減輕紡織企業負擔 解讀:調整振興規劃提到加大扶持力度,我們非常高興,希望中央在落實中小企業扶持方面有專門的措施。 2月中旬開始,為落實規劃里的“鼓勵擔保機構提供信用擔保和融資服務”,協會要對全國145個產業集群地今年年初的情況展開調查,為推進落實國家金融信貸政策提供決策支持。 解決融資難,不能都靠中央,還要調動地方的積極性,特別是企業自己的積極性。我們這些年搞產業集群試點,實際上試點的是公共服務,特別是民生類產業企業的公共服務。我們提出的產業創新平臺包括產業集群的五大服務體系:產品研發、質量檢測、信息化、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和培訓。這五個體系有的集群做得很好,有的地方能力有限,希望能在規劃落實過程中得到國家宏觀層面更大的支持。 要點4:中央、地方和企業都要加大棉花和廠絲收購力度 解讀:棉花收儲是整個紡織產業鏈的一部分,紡織產業好了,棉花就會供不應求,產業不好,棉花就會過剩。從保護農業生產的角度看,這一政策具有積極意義。但從整個產業和企業的實際情況看,國家還要考慮加大對棉農的政策性補貼。 “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肯定了紡織工業對國民經濟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是中央面對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保就業、保出口的一項國家大政方針。振興規劃有利于紡織行業戰勝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最根本最長遠的意義在于促進紡織產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振興規劃的出臺對紡織行業是一個巨大鼓舞,為產業提升縮短時間,減少陣痛是非常積極的。希望政府和一些相關部門重視支持紡織行業,配合振興規劃出臺系列配套政策。” “振興規劃不是‘強心針’,我們不需要‘強心針’,我們的比較優勢長期存在,基本面很穩定。” “紡織行業把落實振興規劃作為實踐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重要行動。” “振興規劃可以作為促進建設紡織強國的重要促進劑,我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也就是”十三五”末能夠實現紡織強國的基本目標。”——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