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出口俄羅斯的一批貨物發到對方港口岸已2個月,通知俄羅斯客商卻一直無法聯系上,現在如想把貨物退回,怎么樣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日前,柯橋開發區一家紡公司的外貿負責人肖女士,愁眉苦臉地向紹興海關咨詢有關事項。
據肖女士介紹,該公司去年11月左右接到一俄羅斯客商20萬美元的窗簾面料訂單,收到訂金3萬美元,并于11月20日出貨,12月15日貨物抵達客商指定港口口岸??梢庀氩坏降氖?,當肖女士電話通知客商時,對方手機始終無人接聽,為此,2只柜的貨物在俄港口成了“無人認領”之物。“還有17萬美元的余款沒結算,真是急死人了。”肖女士為這筆懸空的買賣焦慮不已,幸好提貨單還在自己手上。
肖女士幾經周折打聽到,該客商因資金遇到了困難,難以支付剩余貨款。但另一件令她兩難的事是,俄港口的免費貨物停放期僅28天,之后就開始收取較高的倉儲費等。“前幾天去查查,已需要1萬多元的費用了。”肖女士告訴記者。如對方來提貨,這筆費用外商支付,如不領取,則由肖女士承擔。
從可靠途徑了解到,紹興縣柯巖、福全等地的紡織外貿企業也遇到了類似肖女士的情況,估計全縣滯留在俄港口的紡織品貨物達到200只柜。
近期,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加深影響,歐美國家進口商按時支付貨款的能力大打折扣,出現了很多貨物到港卻無人提貨的情況。為此,紹興海關監管通關科的工作人員提醒:“外貿企業遇到類似的情況時,千萬不能任由貨物滯留在港口,這樣不僅會產生巨額的倉儲費,還有可能被對方海關當作無主貨而拍賣,最終變成貨、款兩空。此時企業應該首先跟客戶聯系,評估其經營狀況,如確定對方已無能力支付貨款,應及時將貨物發回國內,把損失降到最低。”
同時,紹興海關還提醒,我國海關規定出口貨物在出口之后一年內原裝退運可免于征收關稅、增值稅,而一年之后只能按照一般貿易征稅進口,屆時出口企業承擔的退貨損失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