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紡織企業尋“新東家” 遠大集團產權1.7億轉讓
老牌紡織企業只有適應市場競爭才能生存。 北京產權交易所日前刊登信息,衡水市國資委掛牌轉讓河北衡水遠大集團有限公司以及棉紡織總廠整體產權,掛牌價格1.7億元左右。 老牌紡企 負責該項目轉讓事宜的北京智德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遠大集團是河北衡水的“標桿”企業之一,是除衡水老白干之外當地較有影響力的企業,本次轉讓主要是出于改制、國資退出的目的。 轉讓公告顯示,河北衡水遠大集團成立于1996年,注冊資本10540萬元,隸屬衡水市國資委,是中國紡織50強企業、河北省紡織行業先進企業、ISO9002國際認證企業。河北衡水遠大集團棉紡織總廠前身是建于1968年的衡水地區棉紡織廠,現規模11.5萬枚紗錠、布機1200臺,現有職工4731人(其中離退人員1029人),可年產高檔布料、裝飾布、坯布3400萬米,棉紗13000噸,年產值約3.6億元人民幣。 遠大集團及棉紡廠作為衡水市老牌的國有企業,曾為衡水經濟的發展做出過突出貢獻,但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的運行體制與管理體制已不適應新形勢新環境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舉步維艱。衡水市國資委于2007年下半年啟動遠大集團及棉紡廠的改制工作,改制采取國有資本整體轉讓一次性退出的方式,范圍包括下屬全部全資子、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國有股部分。 公告稱,遠大集團與棉紡廠是兩個關聯度很高的企業,應為母子公司關系,但由于當時工商登記的原因,目前兩者作為獨立法人企業不存在產權上的關聯關系。不過,鑒于遠大集團沒有建立獨立的財務,沒有具體經營業務,同時所有對遠大集團子公司企業實際出資均為棉紡廠的實際情況,市委、市政府決定在改制工作過程中對遠大集團與棉紡廠所屬子公司按實際出資者確定投資關系,不再做產權及工商變更登記。將兩企業捆綁,并作為一個標的整體掛牌轉讓,實現國有資本的一次性退出。 根據評估,截至2008年7月25日,遠大集團凈資產賬面值2660.37萬元,凈資產評估值9959.46萬元;棉紡織總廠凈資產賬面值3083.62萬元,凈資產評估值9369.95萬元。兩者凈資產評估值共計1.9億元。 此次轉讓價格為凈資產評估值減去剝離資產評估值,約1.7億元左右。其中剝離資產包括:棉紡廠家屬院配套設施及土地資產955.64萬元、招待處(現衡水迎賓館)1996年借款300萬元、未能認損已無法收回債權684.04萬元。 255畝優質土地資產 北京智德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棉紡廠核心資產仍在正常的生產經營,擁有較為先進的機器生產設備,產能較高。 除此之外,核心轉讓資產中還包括255畝優質土地資產(已經被市政府規劃為商業用地的127畝工業用地、127畝繁華市區商業用地),以及合計約11萬平方米的房屋建筑。 轉讓公告稱,這些土地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和升值潛力,截至2008年7月的評估總價約為22987.99萬元。 對于意向受讓方,轉讓公告未作要求,北京智德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也表示,對意向受讓方在行業、資產規模等方面都沒有嚴格要求,只是希望有實力方能把公司好好做下去,不允許買完之后把廠給推了重新開發商業地產。 同時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在購買轉讓標的之后,除1.7億元轉讓價款之外,意向受讓方后續還需要承擔相應負債。 轉讓公告顯示,棉紡廠的負債主要包括1.22億的銀行借款和約1.2億元的其他應付款。其他應付款中,除3475.86萬的財政撥款,以及1500多萬的保險費、工會費等拖欠的雜費外,其余主要為貨款和租金;棉紡廠控股60%的子公司金利物業的3000多萬負債中,主要科目為其他應付款,其中包括對棉紡廠的近3000萬的應付土地款和借款、400多萬的私人借款以及少量其他款項。 不過北京智德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除應付款之外,企業也有一些應收款,這些負債都屬于企業運營中的正常往來,沒有要求受讓方立即償還,受讓方不用太在意,“等企業正常運營之后,這些都不是問題。” 此外該工作人員稱,目前正在和幾家意向方洽談,也在權衡,歡迎更多的意向方前來,希望最終能作出一個最有利于企業發展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