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給紡織業帶來壓力 產業升級勢在必行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我國是目前世界首屈一指的紡織大國,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出口下滑、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更使這個傳統出口行業舉步維艱。 3月26日上午,江蘇東渡集團董事長徐為民剛剛在北京參加“2009中國紡織業年度創新人物”表彰及論壇活動。作為全國最大的童裝代工企業之一,徐為民表示,雖然當前紡織業表面看來形勢不錯,但是背后有特殊原因: 徐為民:2010年和2009年比,2009年年初基數比較低,所以現在1季度出來的數字比2009年同期出來的高。和前幾年相比這個情況也不是非常好。 徐為民表示,國內服裝企業最擔心的還是人民幣升值的預期。 徐為民:中國紡織業,一般講現在的產品利潤也就是在5%左右,這還是管的比較好的,大部分能夠控制在3%。如果說現在人民幣升值1%,將近20%的企業已經到利潤平衡點的極點。如果人民幣升值5%,我估計將近有一半以上企業面臨倒閉。 在中國紡織工業協會3月26日舉辦的這個1年1度的活動中,與會各方一致認為,目前紡織出口雖然有好轉,但是要冷靜看待,人民幣升值將會使紡織品出口雪上加霜。從根本上講,中國紡織出口要想逆勢而上,必須在品牌建設、產業升級等方面做文章。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我國紡織業出口同比下跌將近1成,好在擴大內需初見成效,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高勇認為,內需挽回出口下降帶來的損失。 高勇:金融危機盡管對我們有影響,但是最后我們對2009年整個形勢盤點下來,主要影響在出口,2009年出口1713億美元,下降9.65%。但是我們整個紡織業在2009年全年還有12%增長,所以2009年我們靠內需把出口減少的這一部分都補回來。 2010年前2個月紡織業出口形勢開始好轉,能否認為中國紡織出口已經走出困境,高勇表示謹慎樂觀: 高勇:1、2月已經有明顯回升,但是這種回升我們現在還不敢說進入1個穩定的回升期,因為1、2月過節天數比較多,還要看3、4月的數據。 人民幣匯率升值使得作為勞動密集型的中國紡織業出口雪上加霜,出口下降直接影響到紡織業就業形勢,高勇認為,中國紡織業出口對于人民幣升值承受力有限: 高勇:作為1個出口比例比較高的行業,人民幣升值對我們的影響肯定是顯而易見的。2007年7月21號開始,人民幣升值以來到現在已經累計升值21%,我們整個紡織業在人民幣升值狀態下,保持1個比較高的增長速度,但是從2009年情況看,因為金融危機,我們整個出口少將近180億美元。一般來說,我們每減少1億美元可能就有幾千名工人失業,如果人民幣繼續升值,我們承受能力可能越來越低。 我國是目前世界首屈一指的紡織大國,但是在設計、研發等高端領域,還有不小的差距,由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轉變,勢在必行。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新聞發言人、《中國紡織》雜志總編孫淮濱表示: 孫淮濱:我們是世界紡織大國,但是我們在高端的領域,如設計、研發、品牌渠道、流行趨勢、時尚文化這方面,我們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所以我們要在這方面不斷提升,由大向強的轉化,我們現在正在為此為付出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