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認為:TPP或轉變全球紡織品貿易型態
據報導,目前正由美國與八個太平洋周邊國家進行談判中的跨太平洋經濟伙伴協議(TPP),有可能轉變對美國紡織品出口的需求及全球的紡織品貿易型態。由于談判國成員包括越南,紡織品變成大家協商中的一個重要議題,原因是越南為成衣重要生產國且主要從中國大陸及其他亞洲國家采購紗、布產品。 其他參加協商的國家含汶來、智利、紐西蘭、新加坡、澳洲、馬來西亞及秘魯,正努力經由談判建立一個跨太平洋的自由貿易區,而為美國重要區域市場的加拿大與墨西哥,預定今年12月加入下一回合的談判。 根據國會研究服務處(CongressionalResearchService)的報告,TPP可能使亞洲成衣生產國--主要是越南免稅出口成衣到美國。如此,可能造成在美國市場的西半球成衣生產商喪失掉目前所擁有的大多數優勢,理由是越南成衣生產商很少使用美國制的紡織品,而這會減少對美國紡織品出口的需求。 該報告(名稱為”美國紡織制造業與TPP談判;USTextileManufacturingandtheTrans-PacificPartnershipNegotiations)指出,如果TPP準許西半球成衣生產商使用TPP區域內任何地點生產的紗、布料及仍享有進入美國市場的優惠措施,那么茁壯的越南紡織業可能在未來一段時日,就可與在墨西哥與中美洲的美國出口商相互競爭。 紡織業的貿易團體,已再三的敦促美國要堅持從紗開始(Yarnforward)的規定,要求紗的生產、布的生產及成衣制成品的剪裁與縫合,全都要在TPP區域內發生,成衣始得免稅進入美國。可是在另一方面,零售商與成衣企業可不管是否使用美國制紡織品,只想從低成本的生產商進口成衣,他們要求在TPP的任何協議里,都要把紡織品及成衣與其他產品有相同的待遇。 但國會議員為兩邊都發聲,兩方都有支持者。2011年,美國紡織業紗、線及各類成衣用布總出貨值達530億美元,紡織業直接總就業職工有23萬8千人,占全美工廠就業總數的2%。美國紡織品的產量約三分之一出口,出口量中極大多數輸往在西半球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或多米尼加與中美洲自由貿易協議(DR-CAFTA)的會員國。 這二項自由貿易協議都規定,只要是利用在區域內生產的紡織品所制成的產品,會員國都得免稅出口到美國市場,也就因此項規定,促成墨西哥與中美洲的制造商使用美國制的紗、布生產成衣、家用紡織品及其他產品。2011年,美國紗、布出口到NAFTA及DR-CAFTA國家的貿易盈余就達25億美元。前述國會研究服務處的報告指出,TPP對不供應成衣制造業的紡織相關業別來講影響會較少。有產業專家顧問則建議,TPP可以Fibre-only的免稅進入規定來取代Yarn-forward的規定,這樣就可創新一個可以嘉惠包括美國出口商在內的各方業者的做法。 同時,美國制造業貿易行動協會(AmericanManufacturingTradeActionCoalition;AMTAC)也對越南參與TPP的貿易談判資格提出質疑,因該國被美國政府增列涉嫌在成衣的生產中使用童工及強迫勞工的國家名單內。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