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輪宏觀政策與2008年“出手要快,出拳要重”的應對策略存在顯著差異,更強調把“穩增長”與“調結構”結合起來,而其中關鍵就在于如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如何增強我國經濟長期發展的后勁。沿著這條思路,記者選取江蘇省吳江市盛澤鎮的紡織業,浙江省上虞市湯浦鎮的銅管、童裝業,以及臺州地區的醫藥行業進行調研,試圖通過這些有代表性的微觀區域與具體產業,為讀者展現中國經濟正在發生的變化。
江蘇省吳江市盛澤鎮自古被稱作“綢都”,是國內知名紡織重鎮,鎮內集聚各類紡織企業2300多家,全鎮擁有無梭織機超過10萬多臺,形成了年產各類紡織品85億米、紡絲能力達到200萬噸以及印染后整理產能30億米的產業規模。紡織經濟占當地GDP的80%以上。
2009年,證券時報記者曾到盛澤進行過調研,看到產能盲目擴張、庫存暴跌、企業債務危機后的一片蕭條景象,當年盛澤GDP增速跌至10.92%。然而時隔4年,記者再次到訪盛澤卻感受到不一樣的氣息,經過持續轉型升級的當地紡織業重新展現出強大活力。上半年盛澤完成GDP158.2億元,同比增長16.07%,一般預算收入11.38億元,同比增長25.33%,都大幅高于全國和周邊地區的平均水平。盛澤紡織在經濟寒冬中,先調整,先復蘇,堪稱傳統區域經濟提升發展的成功樣本。
產品創新下的差別化競爭
自去年下半年起,在終端需求增速放緩、行業產能擴張過快的雙重影響下,化纖行業整體受到較大沖擊。盡管如此,業內一些龍頭企業借助產品創新,走上差別化競爭的升級路,最大程度地化解了市場風險。
盛虹集團就是其中的典型,作為一家年營業收入200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集團,盛虹集團目前形成了以化纖、印染為核心產業,熱電、地產、酒店、貿易為主業的集團企業。集團主推差別化纖維,毛利率相對較高,研發的超細纖維與記憶纖維已獲得市場廣泛認可。
“因為下游需求不景氣,今年化纖產品價格快速下跌,行業利潤率明顯下滑。而盛虹立足差別化纖維,目前整體仍能維持10%左右的毛利率水平,企業滿負荷開工,庫存情況正常,好于多數同行業企業。”集團旗下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錢敏表示,公司化纖產能今年有望達到140萬噸,主要銷往服裝、家紡、汽車等下游行業,九成用于內銷,60%~70%的產品差別化率明顯高于同業20%。
據介紹,超細纖維是盛虹集團主要化纖產品,占據國內市場60%~70%份額,具備一定產品定價權。在不斷創新的基礎上,其技術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單絲最細已達到0.15dpf。而由集團研發的記憶纖維更是每噸四五萬元仍供不應求,利潤率相當可觀。
創新成果源自企業日常對該環節的重視,背后則是強大的研發團隊。目前,盛虹集團已建立了省級紡織新材料研究院,擁有兩名院士、數十名博士和碩士。
全產業鏈打造終端品牌
盛澤被稱作“綢都”是因為真絲綢產業,然而80年代以后真絲綢市場就逐步萎縮。但加工利潤率的下滑倒逼相關企業走在了轉型升級的前列,從單純出口面料到打通全產業鏈、生產終端產品,一批知名真絲綢品牌在當地涌現。
據了解,盛澤傳統真絲綢產業原先通常只做到織造環節便出口海外,加工利潤率近年來嚴重下滑到目前的不足5%。通過延伸產業鏈打造終端品牌,讓不少真絲綢企業體會到了轉型升級的好處。吳江市絲綢協會副會長、鼎盛絲綢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建華稱,今年行業外銷形勢嚴峻,降幅超過30%,但內銷比去年略好,總體銷售正常。“轉型升級企業會具備一定優勢,我們企業兩年前逐步轉型,包括改造設備技術和打造自有品牌,生產服裝及其他終端產品。目前企業已將批量生產的"宋錦"面料用在箱包產品上獲得良好反響,而開發的新型真絲防輻射面料也前景看好,企業整體毛利率能達到20%以上。”
華佳集團是盛澤當地大型真絲綢企業,集團擁有“桑羅”、“迎春花”兩大知名真絲類產品商標。今年企業總銷售額上升25%,集團副總經理王永根介紹了華佳在轉型升級方面的經驗。“一方面,打造全產業鏈競爭優勢;一方面,加大產品開發力度,調整內外銷結構。”
王永根表示,企業轉制以前經營非常單一,目前逐步形成從育種-種桑養蠶-繰絲-織造-印染-服裝完整產業鏈。2002年、2006年分別在蘇北和廣西建立了兩個蠶桑基地,產業鏈完整后提供了全方位市場競爭優勢,市場占有率上升。在科技創新方面,華佳集團與大專院校合作提高真絲綢精細程度,開發抗皺真絲面料等新型面料產品,提升企業的品牌效應。而在銷售方面,金融危機后企業主動調整內外銷比例,內銷比例已從不足10%升至30%水平,結構調整降低財務費用提高了利潤水平,毛利率升至15%-20%。
地方政府有效引導
近年來,盛澤鎮出臺落實了一系列獎勵補助措施,激勵本地企業增加投資和加大技改投入,引導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對于當地紡織行業整體提升起到積極作用。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盛澤鎮從“扶優做強”、“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節能減排”等不同方面尋找亮點企業,對轄區內所屬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各類財政扶持、獎勵,總金額達到3.42億元,同比增長192.83%。
盛澤鎮政府有關領導表示,經歷2008年危機以后,當地民營紡織企業自主創新意識明顯提升,很多企業主動走上轉型升級道路,加上政府有效引導,政企之間形成良性互動,推動產業整體升級。“近幾年鎮內的紡織行業龍頭企業轉型升級速度很快,產品結構、技術含量、附加值提高,相對抗風險能力強,紡織企業自身產業鏈越拉越長,有些企業開始適度跨行業投資,在今年國內紡織行業整體形勢不佳的情況下,這部分轉型升級較早的企業嘗到了甜頭。”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分享按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