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庫存高 研發再努力
部分服裝企業一度過于追求增加店面以提升銷量,導致單店效益下滑和市場消化速度緩慢;服裝企業產品研發跟不上、設計與定位模糊導致了產品更新速度慢,成為高庫存的根源所在。 歲末年初,打折服裝遍布各大賣場,除了冬裝,新上市的春裝也主動降低身價投入價格戰。 去年下半年,“庫存”成了服裝行業高頻詞匯。盡管不少企業認為總體庫存尚處可控水平,但不可否認,由于對市場預期不準,部分服裝企業一度過于追求增加店面以提升銷量,導致單店效益下滑和市場消化速度緩慢,不合理增長影響了下一個生產銷售周期。 長期以來,消費者印象中的打折產品多是過季產品。如今由于高庫存,一些新上市的服裝也不得不卷入價格戰。筆者認為,服裝企業產品研發跟不上、設計與定位模糊導致了產品更新速度慢,成為高庫存的根源所在。 即便是一些知名度稍高的品牌服裝,它們更新換代的速度也多少有些“趕不上趟”。一家品牌女裝銷售部負責人曾告訴筆者,更新慢正是產品長期打折帶來的后遺癥。市場環境不好,新款未必好賣,企業便不敢輕易在設計上增加投入,于是只在暢銷的款式中稍做改動便推出所謂新款。如此惡性循環,行業銷量自然難以保證。 有專家曾表示,渠道過長、環節冗余、加盟終端占比高等種種問題導致了庫存過高,行業的快速擴張難辭其咎。不過,站在“以產品說話”的終端市場來看,產品過硬才讓消費者愿意花錢買。說到底,庫存消化的命運既掌握在消費者手中,也在很大程度上受企業研發、設計和相關定位的影響。看來,要改變消費者“非打折不買”的心態,服裝企業自身還要加把勁。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