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石家莊的大型國有紡企生產開臺率不高,具體多少我也不好說,已關門和將要關門的不在少數。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沒有定單,即使有定單,價格也低到讓人無法接受;另一方面是缺乏流動資金,銀行把紡織行業列為高危行業不給貸款,總之是產能過剩惹的禍。前段時間我公司歐洲客人菲利普來的時候,發現石家莊的一些大型紡企流動資金已是捉襟見肘。
現在我公司都是買紗給他們做加工,如果這樣的行情持續時間過長的話,國內紡織行業要大批倒閉,我個人覺得這個是國家樂意看到的,不會出來救市。我們在這個行業里這么久了,深深體會到這個行業的微利和辛勞。長痛不如短痛。前天1個棗莊的朋友說,他們的市長想把工業企業扶持起來,結果發現工業企業都幾乎要倒閉了,沒有一個像樣的企業。可見目前的局面是非常嚴重和不正常的。
建國初期我們尚有上海永久自行車和英雄鋼筆。現在呢?雖然國家富強了,但民族工業中還有哪些知名品牌不是被外資控股的?單純的內資企業又有幾個不是搖搖欲墜呢?為什么會這樣?
去年我想在墨爾本開個家紡店,找到一個超市談商鋪的租賃,老外告訴我說,附近有一家家紡店了,附近幾公里內不讓再開。我覺得這才叫真正的市場經濟。像我們這樣的小微外貿家紡企業,因為人民幣匯率的原因,定單的原因,人員流失的原因,成本高企和利潤空間下調的壓力等等各種原因,目前都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起碼我目前就是這樣的狀態,像在油鍋上被烹煎一樣,痛苦和不安。我失去了方向,又一次面臨抉擇。
我們石家莊做各種家紡的企業,前段時間籌備成立家紡協會。曾經的競爭對手,現在一個電話大家都到齊了,為什么這次人這樣齊?原因就是大家都深陷囹圄,都被目前的局勢煎熬著,都想聽聽對方的高見,看有無破解方法。拿我自己的工廠來說,今年工人有流失現象。因為今年都是小定單,工人掙不上錢,所以他們就出去看看,找找機會。畢竟物價在毫不猶豫的上漲著,各種壓力很大。不僅僅他們,我今年都縮減了開支,廣交會有可能就不去了。關于我們目前還在生產的企業不是因為有很高的利潤,而是因為大家都想堅持下來,在割肉維持定單的穩定。這樣的局面若不改善,割肉者失血過多死亡后,誰來給客人做定單?這些發達國家的需求是有的,讓他們自己做勞動密集型產業更不實際,落后國家產能不是馬上就能上來的,畢竟落后國家達到中國目前的產能所要具備的全產業鏈和各種人才以及讓他們供應全世界是不實際的。
以上感概不乏有些牢騷,但都是現階段的真實寫照。希望以此拋磚引玉,愿大家加強溝通和了解,都來討論一下這個行業的未來。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