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久久久免费影院,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观看,久久看精品亚洲99精品国产,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国产成人嫩模一区二区,久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錦橋紡織網
資訊 要聞 視點 外貿 統計 標準 科技 市場 寧波 織里 昌邑 盛澤 湖塘 錢清 供應 坯布 紗線 面料 家紡 服裝 紡機
棉花 現貨 撮合 鄭棉 美棉 收儲 拋儲 曲線 棉花 化纖 紗線 坯布 外匯 原油 采購 坯布 紗線 面料 家紡 服裝 紡機
化纖 滌綸 粘膠 聚酯 腈綸 氨綸 錦綸 計算 克重 布價 紗價 棉價 外棉價 服務 會員 廣告 軟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制造業外遷新動向:中國紡企首次赴美建廠

        

  【摘要】科爾集團在美國辦廠,主要是受到環境壓力以及原材料價格的原因,“國內棉價大幅高于國際棉價,價差每噸在5000元左右”。


  棉紡織龍頭企業浙江科爾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爾集團)將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蘭開斯特郡開設其第一家海外工廠,投資總額為2.18億美元。“合同已經從意向投資轉為實質生效,第一期工程將在2014年2月破土動工,預計2014年10月投產。”該集團公司辦公室主任黃國剛昨日(12月26日)對記者說。
  浙江省棉紡織工業協會秘書長劉愛華認為,科爾集團在美國辦廠,主要是受到環境壓力以及原材料價格的原因,“國內棉價大幅高于國際棉價,價差每噸在5000元左右”。浙江省商務研究院院長張漢東則表示,此前制造業對外投資主要包括股權投資以及并購等,直接辦廠主要在新興市場或發展中國家,直接在美國等發達國家辦廠的比較少見。隨著貿易壁壘等要素制約,以及土地、勞動力、資源等要素成本上升,估計以后直接對外投資會越來越多。
  成本上升選擇海外辦廠
  劉愛華向記者表示,科爾集團是浙江省第一家直接對外投資的棉紡織企業,也是中國紡織企業第一家在美設立制造工廠。
  黃國剛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隨著企業規模越來越大,外部環境的瓶頸制約越來越為明顯,公司一直在尋找出路。去年底,公司就開始分別在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美國等國家尋找投資機會,最后經過實際調研與論證,將辦廠地點放在了美國。
  黃國剛稱,項目對外投資主要是為了應對國內棉紗產業勞動力、能源等成本高企問題,避開國際上對我國紡織產業設置的貿易壁壘,推動企業國際化戰略實施。
  科爾集團出示的資料顯示,上述工廠總用地面積為820畝,總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積為4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兩幢生產車間及配套設施。整個項目將形成100臺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氣流紡機,年產15萬噸紗線,其中一期配套52臺氣流紡機等生產設備,投產后年生產規模達到7萬噸氣流紡紗。
  記者獲悉,該項目名稱為科爾美國公司,投資主體包括科爾集團和浙江航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由我們兩方面發起,但由科爾集團控股。”黃國剛稱。
  對于為什么會選擇美國,黃國剛稱,美國是世界第三大產棉國,也是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國,棉花資源豐富;南卡羅來納州是紡織大州,聚集了全美最大的紡織企業,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集聚。“一部分產品運往國內供應國內的市場需求,一部分就地或者周邊區域銷售。”
  棉花每噸差價5000元
  據了解,原材料棉花國內國外價格的巨大懸差,也是科爾集團選擇設立“海外工廠”的一個重要原因。
  據黃國剛介紹,這次成立的新廠大約需要500個勞動力,其公司國內勞動力每年每個成本在5萬元左右,美國則需要20萬元,但國內勞動力成本逐年在上漲,美國這個水平已經維持了20年。黃國剛計算,公司每年棉花用量在15萬噸左右,國內平均每噸棉價要高于國外5000元左右,這樣算來,盡管美國勞動力比較高,但棉花原材料的就可以省下7.5億元。
  據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三季度,國內棉價繼續大幅高于國際棉價,三季度價差平均為5132元/噸,較二季度價差每噸擴大260元。
  巨大的棉價差異,也導致了國內棉紗價格同樣高于國際棉紗價格。2013年三季度,我國32支純棉普梳紗價格高于巴基斯坦同類產品約1000元/噸;我國10支純棉轉杯紡紗高于印度同類產品1200元/噸。
  與此同時,國內外的電價差異也很大。據黃國剛介紹,棉紡織耗電較多,國內每度電成本0.7元,美國只有0.3元。“棉花進口配額、棉紡織行業的稅收政策,以及近年來對企業節能降耗的要求越來越高,包括有序用電等對企業生產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劉愛華則認為,除了原材料價格懸殊、電力能源外,還包括愈趨嚴格的環保壓力。值得一提的是,棉紡織行業當前面臨市場需求不振的狀況。據中棉行協10月下旬對全國紡織企業的實地調研了解,下游市場需求未見好轉,訂單不旺,開工不足,銷售不暢。企業反映經營仍然較為困難,當前企業平均開工率85%左右。開工不足的主要原因是訂單不足,另外部分地區缺工問題也較為突出。
  制造業外遷模式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科爾集團所處的杭州蕭山區,是浙江石化、紡織等制造業的重要的生產基地。近年來,杭州蕭山區當地不少行業龍頭企業開始參與對外直接投資。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5月份,中國最大、世界第三的粘膠纖維生產企業富麗達集團,以2.5億美元收購產業鏈上游企業加拿大紐西爾特種纖維素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2013年1月30日,萬向集團美國公司發布公告稱,萬向已收到來自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的批準,同意其收購A123的全部非政府資產。
  另據報道,今年前11個月,浙江蕭山新批境外投資企業17家,中方協議境外投資總額20億美元,比2012年前20年總和還多1.35倍,新批境外投資總額位列全國縣(市、區)第一。
  張漢東認為,眼下,東南沿海一些傳統制造業向東南亞等國家轉移,但呈現出來的是我國早期傳統制造業模式,類似科爾集團在美國辦廠的方式,可以給制造業的發展帶來一些啟示,隨著貿易壁壘等要素制約,土地、勞動力、資源等要素成本上升,企業到發達地區辦廠這種“走出去”戰略,可以有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在資源、技術、品牌、市場、競爭力等方面壯大和改善,“這種模式可能越來越多”。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相關文章
贊助廣告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錦橋紡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