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加工”也須為樣品設計操點心
日前,江蘇江陰某時裝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棉制嬰兒針織開襟衫,因紐扣拉力測試未達到歐洲童裝測試標準,遭到歐盟通報,相關進口商對商品進行了下架處理。 據了解,該批嬰兒開襟衫按照品牌商及進口商的設計和來樣組織生產,其間多次將企業生產的樣衣送外方確認,但忽視了對拉力強度項目的檢測。該單貨物出運后,經抽樣檢測,在70牛頓拉力條件下,各種尺寸的開襟衫至少有1個、甚至全部紐扣脫落,一旦在實際穿著中,嬰幼兒把紐扣放進口中吞下,就有窒息危險。為此,外方已下架此款所有服裝,并聯系江陰生產企業,對同款服裝后續訂單提出設計改進建議。 生產企業將該批服裝留樣送專業實驗室檢測,發現產品未通過拉力測試原因為門襟撕裂,并非通常由于紐扣破裂或縫線斷落所造成,而門襟撕裂反映出該款服裝設計在牢度方面存在安全缺陷。此款為32支紗單層門襟,而常規都是雙層門襟,外方在設計時并未發現這一安全隱患。鑒于此,企業建議外方更換門襟,但此款非常熱銷,外方不希望更改門襟款式影響銷售,經雙方溝通,最終外方確認在此款開衫門襟背面加一根織帶以增加牢度,修改后的樣品送實驗室檢測符合要求,后續訂單均采用此方法,部分已出運并順利上架銷售。 近年來,出口兒童服裝在安全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相繼被國外召回或退貨,追根溯源,謹慎對待服裝安全問題是童裝生產企業的頭等大事。面對相關標準的要求,中國大部分出口企業大多處于被動狀態,國外買家要求什么項目就做什么,不要求的項目就不做,而一旦碰到問題,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巨大損失,甚至會遭受滅頂之災。 為此,檢驗檢疫部門提醒服裝生產企業,近期出現的質量問題往往與外方樣品設計缺陷有關,外方提供的樣品不一定完全符合產品標準,企業在按樣品組織生產前,應針對產品用料和設計加強質量風險評估,特別是安全、衛生、環保項目的評估。同時,對于產品的相關質量要求,應盡可能在外貿合同中作具體量化表述,明確貿易雙方責任歸屬,規避不必要的貿易風險。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