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家紡發力自主品牌
近日,杭州市第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杭州市政協十屆二次會議在浙江杭州舉行。 會上,浙江省杭州市人大代表、余杭區區長朱華發表講話并提出,目前,余杭家紡藏秀于內,在本地很有名,但在外界的知名度還不夠。當下,余杭家紡亟須提升知名度,培育金品牌。 據史料記載,早在秦漢時期余杭就有比較發達的絲織業,明清時成為著名的絲綢生產和集散地。 余杭家紡產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末,經過多年的發展,產品主要有窗簾、沙發布藝、床上用品、靜電植絨、花式紗線等。 據統計,2013年,余杭區共有家紡企業176家,其中16家為印染企業,160家為純粹的家紡企業。2013年,余杭家紡產值為100.6億元,同比增長2%。其中,附加值較高的新產品貢獻了2.1億元。該年度,余杭家紡企業銷售額為98.05億元,同比增長2%。出口方面,家紡產品出口金額為11.66億美元,比重占余杭全區的25.02%。此外,余杭區在2013年還通過了中國布藝名城的資質再審,是商務部獲成立的全國16家紡織服裝產業示范基地之一。 在分析余杭家紡品牌影響力不大的原因時,朱華認為,主要是市場定位不明確,品牌意識不夠強,“家紡”門類復雜,消費者難以短時抓住重點。朱華說,余杭家紡產品里沙發布是最好的,不如先打造沙發布品牌,先在中國做到最好,那離世界第一也不會太遠。 在這一點上,余杭家紡本土品牌“奧坦斯”做得不錯。當大部分家紡企業致力于謀求海外訂單紅利時,奧坦斯就迅速摸準市場定位,重點研發生產高端沙發布藝產品,堅持外貿、內貿兩條腿走路,不斷縮小與國外產品的差距。目前,該品牌在國內外都有良好的知名度。 朱華認為,當下,余杭的家紡品牌應該找準自己的市場定位,做出品牌獨有的特色,提高產品附加值,打響自主品牌。“如果每個企業都能找到細分化的市場方向,并堅定地走下去,那么余杭家紡就能形成良性競爭,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談及余杭的家紡情況時,朱華拿嘉興海寧市許村鎮做比較。海寧許村是一家以家紡業為主的全國布藝名鎮,是國際上主要的家紡產品采購中心之一。 朱華認為,海寧許村鎮家紡成功的經驗在于該鎮很早就開始了品牌經營,產業與市場有著良好的互動。朱華說,家紡是傳統優勢產業,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傳統產業升級,以及提高產業的附加值。升級靠什么?主要靠搞好“四換三名”工程,進行品牌建設,增加產品科技含量,創新營銷模式。 同時,朱華指出,延長縱向產業鏈、融合橫向產業鏈是一篇大文章,只有在技術改造、市場拓展、品牌打造上下大工夫,打造余杭家紡金品牌,才能讓余杭家紡這個傳統產業再次煥發青春與活力。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