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度將至,新疆棉花直補細則即將出臺,政策調整、辭舊迎新的關鍵時期,紡織市場表現如何?紡企是否做好應對準備,他們在忙些什么?
市場表現
1、常規紗銷量嚴重不足,氣流紡紗偶有暖意。近日,山東、河南等地純棉紗銷量嚴重不足,精梳、高配紗價格陰跌。20日,山東濱州某企業負責人說,企業C40s價26300元/噸、JC32s價27800元/噸、JC40s價28900元/噸、JC60s價34200元/噸,報價相比上周五下調100-200元/噸。廠家為留住老客戶,表示價格仍有200元/噸左右商談空間。但近期低價氣流紡紗偶有暖意,少數企業銷售尚可。近日,黃河流域部分廠家反饋,由于秋冬服裝備貨需求,氣流紡紗生產線滿負荷運轉。河南某企業強力240N以上的OEC21s牛仔布用紗銷往山東、江蘇等地,價格在17700元/噸,基本止跌企穩,河北氣流紡紗出口需求平穩,高配OEC21s報價在19000-19300元/噸。
2、進口紗低位略平,成交維持“順滑”。20日,青島港某貿易商介紹,近期進口紗價格漲跌不明顯,成交繼續維持低位走貨。當天,青島港進口紗高配C21s人民幣報價22500-22800元/噸,比同等級的國產紗低1100元/噸左右,尤其C21s以下與國產紗的價差仍在1000元/噸以上,吸引國內用戶競相采購,部分港口甚至出現氣流紡低支紗脫銷現象,導致國產紗銷量較低。目前貿易商進口紗到貨以普梳和氣流紡為主。來自越南的棉紗陸續增多,有望成繼印度、巴基斯坦之后的第3大進口紗。市場人士估計,我國幾個棉紗主港總計進口紗庫存在7.0-7.5萬噸之間,基本與上周持平。
紡企在忙什么?
1、多數低價位小幅補庫,維持超低庫存。據了解河北、山東部分紡企,大多數維持低庫存。山東濱州某10萬錠企業負責人說,目前他們企業原料庫存僅維持17天,同比去年減少14天,環比上個月減少4天。“越臨近新年度越不敢存棉。”該負責人說,新棉期貨價格在14000-15000元/噸寬幅振蕩,與現行的17000元/噸的現貨價格存在2000-3000元/噸的價差,因此預計下一年度棉價大幅下跌已是必然趨勢。河南某企業負責人擔憂的說,8月31日拋儲就將結束,而新棉大量上市還須等到10月中旬,此時正是企業補庫備貨的時期,但大家都不敢輕舉妄動,只能謹慎觀望。據他介紹,目前整個華北紡企普遍備貨不多,擔心在9、10月出現“棉荒”。
2、部分企業繼續低價銷售產成品。臨近新年度,紡企產生2種矛盾心理。一方面紡紗成本高企,不愿大幅降價銷售。據河北石家莊某企業反映,眼下其生產的C21s、32s處于贏虧線上,如果價格繼續下調必然虧損。另一方面,預計新年度上游原料價格或有2000元/噸以上的跌幅,屆時棉紗價格下跌已基本沒有懸念,所以產成品庫存越大將來虧損越大。眼下若降價銷售僅是小虧,留到下一年度,就將是大虧。因此,已有個別企業在“割肉”銷售。其中河北石家莊某8萬錠企業C40s報價下調至25500元/噸,較上周五下調500元/噸。據企業反饋,銷售略好轉,目前產成品庫存在23天左右,后期仍存降價可能。
3、赴新疆訂購或收購棉花。今年內地棉花大幅減少已不可避免,不少紡企擔心下一年度“無米下鍋”,而提前赴疆訂購棉花或包廠收購棉花。20日,山東某紡企負責人說,他們企業今年在新疆阿克蘇地區租賃1條生產線,目前一是為保障后期用棉;二是希望縮短流通環節,降低成本。截至目前,新疆棉花已少量采摘,他們打算在9月初開秤收購,收購價定在6.5-7.0元/公斤,預計皮棉成本在14300-14500元/噸,運到內地在15000元/噸以上。“或許能緩解9-10月用棉壓力。”該負責人說,當地不少企業已開始進入新疆,一是包廠收購加工以自用;二是聯系當地加工廠購買現成皮棉。
綜上所述,新年度將至,直補細則將出,紡企仍在下調棉紗報價以接軌新年度,同時使盡解數壓低原料成本。新疆寄托紡企希望,目前已成“群雄逐鹿之地”,下一年度機遇與風險同在。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