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憑借資源稟賦好、延伸鏈條長等特征突出,新疆紡織工業從無到有,歷經60年的發展,已形成以棉紡織、化纖為主導,毛紡織、亞麻、針織、服裝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成為實現優勢資源轉換的主導產業、民生產業。2014年,新疆紡織服裝固定資產投資達96.15億元,創歷史新高,比2009年增長220%。2014年紡織工業總產值205億元,而1978年僅為1.8億元。
1951年,新疆第一座現代紡織企業——新疆七一棉紡織廠開始興建,1955年只有1.5萬錠,600多臺布機。1978年,棉紡規模達到24萬錠,棉紗產量2.8萬噸,棉織機6284臺,棉布產量1.5億米。2014年,紡織服裝產業從業人員20萬人,比2009年增長30%;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41.39億元,比2009年增長25.4%;生產棉紗40.12萬噸,比2009年增長10.3%;服裝2148.87萬件,比2009年增長35.06%。
目前,新疆紡織規模已達600萬錠,比2009年多200萬綻,已形成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奎屯、庫爾勒—尉犁、阿克蘇—阿拉爾、喀什五大產業集聚區域。在此基礎上,初步形成“三城七園”的產業集群發展格局。全疆地毯企業30余家,和田、喀什地區以家庭式、作坊式生產加工的織毯戶約3000家,呈現出集群發展的良好勢頭。
如今,新疆紡織服裝生產項目的技術裝備水平和產品檔次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其中主導產業棉紡織產業中清梳聯、精梳機、自動絡筒機、無梭織機等關鍵裝備所占比重已達6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平均紗支38支,比全國平均紗支高6支。特別是開發生產的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支緊密紡紗線、高支緊密賽絡紡紗線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并制定了國家標準。中國彩棉(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天彩牌”彩色棉紗、新疆天山毛紡織有限公司生產的“天山”牌羊毛衫、新疆溢達紡織有限公司生產的“溢達棉”牌精梳棉紗多次榮獲“中國名牌”稱號,享譽國內外。
自治區紡織行辦主任劉燕寧說,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的召開,使新疆紡織工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把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作為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一項重要舉措,自治區人民政府下發了支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帶動就業的意見,各地把加快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放在了突出位置,并采取多項措施和差別化政策,更使產業發展邁上了快車道。
特別是近5年來,國內外紡織服裝企業來疆投資興建、重組棉紡織規模占到疆內產能規模總量的85%左右,化纖規模達到90%以上。在投資興建、重組新疆紡織服裝企業中,有全國紡織500強和國內外知名企業40余家,比2009年增長了一倍,已成為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生力軍。2014年,自治區紡織服裝產業開工項目286個,其中南疆四地州紡織服裝“短平快”項目212個,獲得扶持資金3.88億元。
2014年,新疆紡織服裝固定資產投資達96.15億元,比2009年增長220%
紡織工業總產值205億元,而1978年僅為1.8億元
2014年,新疆紡織規模已達600萬錠,1955年只有1.5萬錠,1978年達到24萬錠,2009年400萬錠
2014年,棉紗產量40.12萬噸,比2009年增長10.3%,1978年棉紗產量僅為2.8萬噸
2014年,紡織服裝產業從業人員20萬人,比2009年增長30%
2014年,紡織行業工業增加值41.39億元,比2009年增長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