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新年伊始,在濱海工業區(馬鞍鎮)最北端,總投資30多億元的浙能紹興濱海熱電二期工程正式破土動工,作為省重大項目,同時也是濱海印染集聚區供熱配套重要項目之一,浙能濱海熱電二期投產后,將為我區印染產業集聚升級注入動力;同樣,在柯橋經濟開發區,精工綠色集成建筑科技產業園一期工地現場,混凝土建筑機、吊機及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剛剛過去的2015年,我區深入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堅持穩增長、調結構,努力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據統計,去年1至11月,全區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472.9億元,同比增長4.9%;規上工業產值3180.3億元,同比增長1.8%;完成工業投資323.6億元,同比增長10.9%。
加快印染集聚升級
2015年的最后一天,濱海印染集聚區的綠洲印染、和興印染等8家印染企業順利通過柯橋區環保、經信、安監等部門聯合驗收,這標志著8家企業正式投產。
截至去年年底,我區印染企業集聚濱海步伐加速,在簽約的96家印染企業(集聚整合后為82只印染項目)中,40只項目(52家企業)已全部開工建設,36只項目已全面投產,其中去年新增23家。
去年,我區甄選了東盛印染、紅綠藍等8家倡導綠色環保、創新能力強等印染企業作為標桿進行培育,為柯橋印染企業升級發展樹立了一個值得借鑒的方向,從而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積極創新開拓市場
在當前互聯網高速發展、需求急劇變化的新常態下,不創新發展就等于后退,甚至會被市場淘汰,為此,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積極創新,并從中尋求開拓新市場。
第一時間發現電梯故障,這是減少電梯安全風險的最有效舉措。位于柯開委(齊賢鎮)的浙江梅輪電梯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一款電梯故障定位提示系統,在“2015中國知識產權(電梯產業)創新創業大賽浙江分賽區暨浙江省首屆電梯產業創新創業大賽決賽”上,榮獲三等獎。正是依靠創業創新、自主品牌,去年前11月,該公司實繳稅費7459萬元。
這幾天,位于夏履鎮的浙江和中非織造股份公司廠區內格外忙碌,從德國進口的水刺無紡布生產線已到位,工人們正忙著安裝。“僅設備投資就達2億元,該生產線主要生產可溶解無紡布,屆時產品檔次能滿足歐美高檔市場。”公司經營者說。
去年前11月,全區新產品產值1031億元,同比增長達兩位數,其中新產品產值率達32.4%,比上一年同期提高5.5個百分點。“企業通過創業創新,積極轉型升級,尋求新增長。”柯橋區經信局有關負責人說。
穩步邁向“智慧制造”
隨著市場變化發展及政府的積極引導,“機器換人”、智能化制造在柯橋工業企業不再是“高大上”項目,而成為普通企業升級發展的“利器”。
地處蘭亭鎮的飛峰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球拍線車間內,40條生產線僅需兩名工人看管,且能創造七八百萬元的年產值。“這是我們公司投入了400多萬元上馬的自動化生產線。”公司董事長陳慶豐說,如今企業唯有進行“機器換人”,才能從根本上破解用工難、用工荒問題,今年公司將進一步加大技改投入,上馬手膠產品自動化生產線。
與飛峰公司相比,剛投產不久的格洛博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機器換人”幾乎是一步到位的,年產值2億元的自動變速箱齒轂生產線上馬后,24小時運轉也只需10余名工作人員操作,其中最累最難的工作環節都由機器完成。正因為生產車間實現了“機器換人”,該公司面對大訂單信心十足。
一組組數據,述說著柯橋工業企業走向“機器換人”、“智慧制造”的蛻變:到去年11月,全區實現技改投入293億元,占全部工業投資的90%,同時,列入市級技術改造專項投資計劃35只,新增市級“機器換人”典型案例5只。
破風巨浪中,柯橋企業正高舉創業創新“大旗”,鏗鏘有力地邁出轉型升級步伐,迎難而上,再創柯橋工業強區之佳績。柯橋加快印染集聚升級 邁向“智慧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