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紡織動態>正文
盛夏時節,位于沛縣楊屯鎮工業園區的徐州華晟紡織有限公司車間一派忙碌,機器快速運轉,空調涼氣撲面。說起企業的喜人變化,公司經理胡紀斌深有感觸地說:“這都是產業轉型升級帶來的結果……”
近年來,沛縣實施以技術改造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相關措施,不斷加大傳統產業產業集聚、技術改造、裝備更新等工作力度,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邁出了新步伐。徐州華晟紡織有限公司根據市場需求,淘汰了全部的陳舊生產設備,投資1億多元購進國內外最先進的環錠紡成套生產設備,大大減少了人力投入,產品質量大幅提升,企業盈利水平顯著增長,產品供不應求。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沛縣楊屯棉花市場曾名噪一時,是當時全國最大的棉花交易市場。然而由于盲目投機經營和無序惡意競爭,最終棉花市場被國家取締。經營棉花使許多楊屯人認識了棉花行情,熟悉了棉花市場,掌握了從種植棉花到經營棉花的利潤空間,為楊屯鎮發展紡織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自1998年成立第1家紡織企業以來,楊屯鎮紡織業異軍突起。
該鎮分管工業的負責人訾立言告訴記者,目前僅楊屯鎮就已建成投產紡織企業6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紡織企業42家,擁有環錠紡32萬錠、氣流紡200余臺,年產棉紗15萬噸,年銷售收入30億元。就在五六年前,紡織還大多使用601、603式老紡機,現在,更新設備企業占到了90%。蘇拉、利達、淳瑞、泰坦、日發等先進設備的引進,大大提高了產能,所有工序實現了自動化和半自動化,減少用工80%,且能紡60支以上的棉紗,大幅度提高了經濟效益。更新設備已成為許多企業的自覺行動。
按照沛縣重點產業培育計劃的要求,紡織企業要切實整合自身能力,以產業轉型升級為核心,以技術改造為重點,完善傳統產業技改政策,繼續加大技改投入,加快技術創新和信息化改造,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紡織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同時,注重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延伸拉長紡織業產業鏈,引領和推動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構建紡織業發展的新體系。
沛縣積極引導紡織業企業加大技術裝備投資力度,引進核心技術和高精尖裝備,推動紡織業向產業高端攀升。截至目前,全縣紡織業新上和改擴建項目30余個。同時,還對落后產能全面淘汰,淘汰fj601氣流紡設備127臺、1511布機1000臺、電爐70臺、焦炭爐35臺、s7型變壓器86臺,關閉高耗能低產出小紡織企業49家,落后設備和產品逐漸退出沛縣市場,有力推動了產業轉型升級。
為引導更多紡織企業技術改造推動沛縣紡織產業轉型升級,沛縣在楊屯鎮工業園規劃了紡織工業園,基礎設施正在建設,一期將新建標準廠房10萬平方米,引進環錠紡20萬錠。同時,新上一家并線企業、一家織布企業,進一步延長產業鏈。按照全縣紡織業培育計劃,要進一步完善紡織園區發展規劃,優化產業布局,增強楊屯棉紡產業園區的產業集聚功能,更好地發揮工業園區轉變發展方式及產業轉型升級的載體作用,使園區成為紡織業轉型發展的“推進器”。縣里還制訂了主導產業培育計劃,特別指出紡織業要依托產業規模優勢,采用全自動轉杯紡織機及噴氣織機、集體落紗細紗機長車、粗細絡聯合機等先進設備,延伸棉紡產業鏈條,加快向高檔棉紗等高附加值產業方向發展,力爭盡快實現全縣紡織產業年總生產能力達100萬噸以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