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織數字提花與無縫成型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產品升級步伐加快,針織技術正在不斷朝著生產高速化、智能化、功能多樣化、操作簡便化等方向發展。全球針織行業發展迅速,在紡織工業中所占的比例逐步上升,為國內針織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契機。針織產業增長很快,極具發展潛力,在紡織工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下面就針織數字提花技術與針織無縫成型技術的創新與發展進行綜述。 數字提花技術受追捧 針織是利用織針把各種原料和品種的紗線構成線圈、再經串套連接成針織物的工藝過程。而提花技術是增加針織物花式性有效的手段。目前,經編提花方式有橫移提花、賈卡提花、復合提花3種。 橫移提花既用于少梳櫛的經編機上,也用于多梳櫛拉舍爾經編機。其中,少梳橫移提花由最初的花紋鏈塊發展到花盤凸輪,而EL電子橫移的出現,使得花紋循環高度不再受限制,梳櫛累積橫移量可達50針以上,能設計更大的花型,使得織物花式多樣化需求得到滿足。 賈卡提花技術在經編機上的成功應用,給經編織物的花紋變化帶來了巨大變革,通過控制單個賈卡導紗針的偏移,花型和花紋尺寸在織物幅度范圍內可作幾乎無限的變化,織物更加精致和完美。 現代賈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大大豐富了經編織物的表面花型與結構種類,極大提升了設計的自由度和靈活性,而且使經編產品的應用領域得到極大的拓寬,從過去單一的網眼窗簾、臺布等,到現在已經成功地滲透到花邊領域,另外還用于婦女內衣、緊身衣和外衣面料的生產。 復合提花技術是把橫移提花與賈卡提花相結合,用在少梳經編機和多梳經編機上。 針織毛衫設計逐漸向外衣化、個性化、高檔化發展,對生產設備和工藝提出更高要求,傳統手搖橫機無法適應這種需求,經濟型電腦橫機具有用工少、效率高等優點,已經逐步取代手搖橫機,成為目前橫機發展的主流。電腦橫機作為高端智能紡織裝備,由電腦控制系統、機械執行系統和花型設計系統構成,德國STOLL和日本島津由于起步早,先行占領了高端橫機裝備的市場,同時引領著技術發展的方向。我國的橫機裝備加工業雖然起步較晚,但在經歷幾年的過渡發展后,也涌現出浙江慈星等一些具有世界競爭力的企業,迅速占領了國內乃至全球的中低端橫機市場,且可喜的是,從近幾年的展會上看出,我國橫機裝備的各項技術指標已經逐步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無縫成型是未來新理念 少裁剪、少接縫的服裝不僅可以減少后道加工工序,節省人工和消耗,而且貼身穿著舒適,是服裝界推崇的一個發展方向,針織技術不僅可以做到少縫、無縫,而且能將藝術、功能性加入一次成形的產品中,計件成形產品為未來針織的生產與加工注入了新的理念。 目前國內無縫內衣機在技術和性能上有了較大的提高和進步,已經實現高度的機電一體化,對各種紗線的適應性越來越強,基本機型的功能已經達到了國外的先進水平。 經編無縫成型織物是在雙針床經編機上生產的一種成型產品,不但可以形成不同尺寸的筒形、而且可以形成Y形的分枝結構,目前用于生產無縫緊身提花內衣、背心、連褲襪、手套、包裝袋、人造血管等。雙針床經編無縫成型編織技術在編織門幅的可變性、組織結構的多樣化和防脫散性及生產高效等方面具有優越性,其產品已在服用、產業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雙針床經編無縫成形編織技術在編織門幅的可變性、組織結構的多樣化和防脫散性及生產高效等方面具有優越性,其產品已在服用、產業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全成型目前也有不足之處,如組織款式設計尚且受到限制,不能過于復雜。但鑒于國內毛衫行業縫合工作較辛苦以及縫合工招工難的現狀,全成型織可穿電腦橫機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本文作者系中國紡織工程學會針織專業委員會主任、江南大學教授博導)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