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管理工具 提升棉紡企業核心競爭力
我國棉紡織企業無論是在設備方面,還是在人才方面,基本上都不次于國外的先進企業,但盈利能力卻遠遠低于外資企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國內的棉紡織企業在管理上落后于對方。 企業領導意識落后,只注重經營、銷售、技術,不注重管理; 只注重銷售人員、技術人員的引進,不注重專業管理人員的引進和使用; 缺乏對先進管理工具的精髓的理解; 缺少先進的管理方法支撐。 當前,我國棉紡織企業無論是在設備方面,還是在人才方面基本上都不次于國外的先進企業,但為什么盈利能力就趕不上那些外資企業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國內的棉紡織企業在管理上落后于對方。 領導者管理思想落后 國內棉紡織企業管理水平的落后主要體現之一是在思想意識方面。公司的高層領導注重經營,不注重管理,主要表現在: 注重國家政策。大多數企業都注重和政府機關、新聞媒體以及相關方構建關系,在這方面不惜花費較高的代價。 注重銷售業務。企業以銷售業績為終極目標,只要能夠提高銷售收入,其他問題都退居次要地位。企業中專門管理人員少,高層次管理人才更少,企業不愿意花費大的代價去聘請高層專業管理人才,認為這些人不能夠給企業帶來直接的效益。 注重技術。大多數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以銷售為導向,以技術為支撐,大力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而忽略管理的作用。 企業發展到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階段,政策、銷售和技術的影響比重會變得越來越小,政策是對整個行業普遍適用的,技術的模仿性也越來越高,公開透明性越來越強,銷售導向會帶來明顯的弊端,因此只注重經營則會帶來一系列問題,企業應該注重管理。 缺乏專業化的管理人員 在執行過程中可以發現,沒有完整的發展規劃,沒有健全的規章制度,沒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管理將會一片混亂,造成大量的浪費。這是由于企業缺乏專業化的管理人員(不是缺管理者),從事管理的人員對于管理理解不到位,不能提出有效的管理方法,不能有效執行管理制度。 所有現象表明,由于企業高層領導只注重銷售、注重技術的思想意識,因此在引進人才時也傾向于高層銷售人員和高技術人才,而對于管理人才的引進則顯得縮手縮腳,缺乏專業化管理人才,從而導致企業盈利能力低下。 不能有效使用先進管理工具 企業學習了很多國外先進的管理思想,引入了很多的管理工具,但很少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管理工具應用的少。泰勒制使得管理從經驗上升為科學,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已經延伸為成千上百種管理工具。如:質量管理工具、波士頓矩陣、平衡計分卡、質量功能展開等成千上百種,這些先進的管理工具在國內企業中應用度極低,說明我們缺乏對管理工具設計思想的深層次認識,不能真正領會管理工具的精髓。在管理領域還缺少先進管理工具的支撐,管理水平落后于發達國家。 普遍引進應用的一些管理工具很少能起到有效作用。比如,雖然大多數企業都通過了ISO9000體系認證,但其原因是客戶要求所提供的產品必須通過ISO9000體系認證。基于這種應用目的,企業不能保證有效執行ISO9000體系的設計理念。再比如QC,有的企業已經引進了QC,但是只是處于形式化階段。很多企業都大張旗鼓地引進了5S,結果成了打掃衛生和形象工程,因為一說要進行5S檢查就讓打掃衛生,忽略了5S的本質,這種形式上的東西很難給企業帶來實質性的幫助。 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 在管理過程中,許多企業根本就沒有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人們習慣于約定俗成、定式思維,企業很多管理者依據習慣而不是依據創新,不是通過一些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而是靠經驗和感覺,不注重數據信息的收集整理。如質量管理,很多企業還是停留在質量檢驗階段,認為只要檢驗完畢合格的產品才出廠,不合格的產品就返修或報廢,這樣就能解決問題,而不是依靠人、機、料、法、環分析法去尋找質量問題產生的原因,從根源上解決質量問題。這樣很難提高企業的有效性。 企業之所以沒有使用這些先進的管理方法,其一是領導習慣使然,其二是只了解皮毛,不能了解方法的精髓,片面認為對企業管理沒有效果,而對其忽略;其三領導的引導性差,沒有在企業形成良好的使用制度;其四只注重眼前利益,忽略了長期利益,認為學習一種新的管理方法需要做各方面的改動,浪費大量的資源卻不一定能取得效果;其五是注重宏觀管理,忽略微觀管理,沒有認識到細微之處見效益,忽略細節管理。這些都足以導致企業不能有效使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從而降低了管理水平。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業之所以管理水平低下主要原因在于企業領導意識落后,只注重經營、銷售、技術,不注重管理;在這種思想意識指導下,只注重銷售人員、技術人員的引進,不注重專業管理人員的引進和使用;由于缺乏對先進管理工具的精髓的理解,導致先進管理工具的引進很少,即使引進了管理工具也很少能夠有效發揮作用;缺少先進的管理方法支撐,盡管管理從經驗上升為科學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但是企業的領導方法還是停留在經驗認知和習慣支配的情形下。這些足以導致企業管理水平低下,企業提高管理水平還任重道遠。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