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終盤點】面料企業:調整升級
“在過去的一年,紡織行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依然十分復雜。”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助理、中國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常務副會長徐迎新指出,中國紡織業在主動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新變化的同時,更能積極應對各種風險與挑戰。而對于面料行業來講,危與機并存讓有著發展眼光的企業勇于突破自身瓶頸,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實現每一次質的飛躍, 北江 面料企業的競爭已不僅僅停留在產品設計層面,產品開發沒邊界已經成為企業競爭的利器。許多紡織企業能夠積極根據市場形勢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實現著從單純性的產品開發到產品跨界研發的飛躍。據北江紡織有限公司營銷總經理秦剛介紹,北江紡織以往經營業務80%至90%為外貿,自2008年開始轉向內銷。 “我們重新定義牛仔。”5年前的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上,北江憑著這條宣傳語走進了買家的視野。在本次面料展,北江的木盒子環保概念引人注目,“我們重新定義的,遠不止是牛仔。牛仔代表時尚,但如何讓牛仔更環保,北江一直在努力。”秦剛說,“從環保層面出發,北江紡織抱著對大自然的敬畏一直在思考和踐行著可持續發展。”也因此,環保的牛仔洗水技術、創新的服裝設計成果在北江異常耀眼。秦剛介紹:“今年伊始,北江紡織已與西班牙捷諾奇公司合作,在廣州建立了牛仔環保洗水開發中心。” 除了減少排污,節能技術的創新、環保面料的推出也是紡織服裝企業節能減排的重要措施,一向以創新著稱的北江紡織在這方面可謂專家。今年北江紡織聯合全球牛仔供應鏈上眾多具有行業領導地位的企業共同舉辦的牛仔創新論壇,就探討了牛仔行業的現狀、特別是對環境污染的問題,還分享了各自在環保與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技術與經驗,特別是環保纖維、染料以及鐳射洗水技術。 秦剛表示,北江紡織一直在大力推廣環保面料,其中包括環保纖維、原料,環保的后整理技術,以及環保的服裝水洗技術,并且都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環保創新確實不易,但我們并不覺得遇到了瓶頸,甚至我們很多暢銷的產品,本身就是因為環保性能而受到市場青睞。” 如意 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近日發布的2012/2013年度中國紡織服務企業競爭力500強名單中,如意集團名列第4位,刷新了歷史最好成績。近年來,在同類紡織企業業績下滑甚至破產倒閉的情況下,如意集團卻逆勢飄紅:2012年營業收入突破300億元,進出口總額突破10億美元;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的304位,中國100大跨國公司跨國指數前十強,被業內譽為代表中國紡織走向世界的領軍企業之一。 “如意集團從事的紡織業一直是最古老、最傳統的產業,但這個行業面臨著重要的歷史轉型期。”如意集團董事長邱亞夫認為,轉型期會帶來無限機遇和可能,找準轉型方向及時轉型,就能在“紡織”這個最古老的的賽場實現彎道超越。為控制原材料成本,2011年,如意集團注資收購了擁有百年歷史的澳大利亞羅倫杜牧場,使企業羊毛服裝產業鏈在源頭有了自己的原料供應基地;2012年又收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全球第一大、最具現代化的高端棉花基地;今年,如意集團又收購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具有150多年歷史、國際著名的羊毛科研、生產、貿易企業集團倫普利和WSI羊毛公司,這使得如意成為最大的羊毛產業集團。另一方面,2012年,如意集團收購了韓國排名第二的時尚服裝集團YeonSeung和印度GWA毛紡公司;今年,如意集團又收購了英國1883年成立的皇家御用精紡企業和英國哈里斯花呢公司,大大提升了如意的國際知名度及國際影響力。 近日,如意集團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功勛企業的榮譽稱號,如意集團在當今服裝行業的地位得到認可。目前,法國的警察服、西班牙航空服、西班牙軍服、西班牙百貨零售服裝、歐洲的頂級奢侈品牌包括阿瑪尼、杰尼亞、Hugoboss、1881等大量選購如意的面料,在國際上掀起了一股“如意面料”風。 康平納 近日,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與東華大學在上海共同簽署了框架合作協議。協議簽訂后,雙方將按照創新產業聯盟的模式共同推進產學研用的合作。在此次簽約之前,康平納集團和東華大學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已經在一些項目上進行過合作,并在今年聯合申請到了科技部的支撐項目。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繼續深入擴大合作,并將合作對象上升到整個東華大學的高度。此外,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申報的“紡織數字化染整裝備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被科技部認定為2013年度示范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據了解,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從2000年開始陸續和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山東大學、青島大學、天津大學、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上海毛紡研究所等8所國內科研院校展開產學研合作。公司與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合作建立“紡織染整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西安工程大學等合作建立“山東紡織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青島大學聯合建立“紡織染整技術與裝備制備中心”,山東大學也在康平納設立“山東大學科研教學實踐基地”。通過創建合作機構,山東康平納已經同合作單位聯合承擔了10多項國家級項目。 企業負責人表示,康平納集團計劃下一步推動公司同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如意集團、山東大學、東華大學、青島大學等單位聯合建成紡織染整工藝與裝備創新產業聯盟;還希望通過與東華大學的合作,能從東華大學找到一些研發人才,共同打造全新的行業創新平臺。 康平納是毛紡企業中效益最好的企業之一,面料主要供給國內知名品牌。據悉,康平納今年依然實現了增長,產品利潤率達到18%。“這主要得益于公司擁有核心的染整技術,自動化的染整產業鏈。”該公司負責人介紹說。 魯泰 今年,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榮獲“全國質量獎”,成為棉紡織行業首次獲此殊榮的企業,實現了零的突破。隨著深入實施卓越績效管理模式,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成為紡織行業內的排頭兵。今年前三季度,魯泰紡織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27%,營業利潤同比增長51.61%,顯示了良好的發展前景。 “與國際先進的設計機構合作,提前一年進行產品開發,確保了魯泰紡織整體產品方向的精確性。而企業完善的備紗系統,又為企業的快速反應提供了保障。”據魯泰紡織負責人介紹,魯泰新推出的不受起訂量限制的產品種類大概在1000款左右,客戶可以選擇訂1000米或是2000米,甚至更少,這種操作模式很受客戶的追捧。 魯泰紡織總部位于中國山東,公司成立于1990年,是全球最大的色織面料生產廠家之一,其業務覆蓋整個行業,包括棉花種植、紡紗、漂染、織布、整理、制衣等各個環節。集團員工數量高達3萬人,2012年的營業額達到72.7億元人民幣,凈利達到1.1億歐元。年銷售1.78億米色織布,8000萬米匹染面料和2000萬件襯衣。 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在米蘭開設辦事處以加快發展歐洲市場。目的并不只是為了銷售面料,而是向客戶提供更為廣泛的合作和服務。魯泰董事長劉石禎表示,“我們銷售和生產的很大一部分與歐洲市場有關。決定在米蘭開設辦事處是今年制定的發展策略的重要一步。這個米蘭基地將有助于我們為歐洲客戶提供更快捷更優質的服務”。歐洲是魯泰集團第二大海外市場,占其出口總額的30%,營業額達到5.19億歐元,僅次于美國。集團也有意開拓印度市場,計劃近期內進軍當地。 鼎天 2013年,上海鼎天紡織品有限公司在再生滌綸、免染色染紗的環保提花、綠色提花上加大研發推廣力度。此外,“成為提花里的施華洛世奇”是2013年鼎天的重要發展戰略,而進一步加強網絡的營銷力度也是企業的工作重點。11月初,上海鼎天時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舉行掛牌儀式,開創了國內資本市場在休息日掛牌的先例。 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主任李斌紅認為,中國紡織行業存在很多小微企業,它們面對的共同瓶頸就是融資難,鼎天時尚的OTC經驗對于中國紡織行業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鼎天時尚創立于2001年,是時尚創新型企業,專注于紡織提花面料的設計、研發與生產,擁有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6項,著作權100余項,年銷售額近億元。鼎天時尚以“時尚、快速、智能”為核心競爭力,品牌影響力正快速崛起。鼎天時尚利用互聯網、3D打印等技術,歷時近8年打造了一整套全球同步的IT系統,從接受全球潮流資訊、設計研發、下單、打樣到銷售等可實現智能化和自動化,建立起對客戶訂單快速反應的獨特優勢。 不斷投入開發,把我國提花面料打造成比歐洲提花更優質、具有中國創意的提花產品,是鼎天提花最大的機遇。一直專注于提花面料研發與經營的鼎天,近年來也將目光轉向更多領域,走上多元化發展的道路。為此,鼎天突破常規,在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縮小主營產品范圍,專注于提花面料的生產。鼎天在7天之內為企業打出小樣,在時間上贏得了先機。同時在花型上,鼎天擁有自己的版權,客戶可以享受到封版的版權服務。此外,鼎天從源頭上嚴格把控,研發高質量紗線;利用企業強大的數據庫以及對流行趨勢的把握,為客戶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斯爾克 對于斯爾克來講,“一步法異收縮混纖絲產業化成套技術與應用項目”無疑是該企業的“一招鮮”。2011年底,“一步法異收縮混纖絲產業化成套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該項目的主要承擔單位——徐州斯爾克纖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一步法給斯爾克帶來的最直接的好處就是產量提高,成本減少。斯爾克從2008年到2012年共投入研發資金6765萬元。最近,斯爾克公司展出了用一步法紡的第二代絲織出的面料,再一次引起了關注。孫德榮說,這種面料是他們最新研發的,目前在市場上再沒有第二家。他說,他們現在的產品研發策略就是走差異化之路,永遠領先一步。 公司還在跟東華大學合作,一年半的時間中試8次。孫德榮說,目前產品的阻燃、抗菌都不是問題,接下來會在強度方面進一步攻關。 江蘇斯爾克集團領導層認為,一個企業如果沒有準備,沒有針對性的開發產品,可能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斯爾克集團每年底都會預測明年的行情,對產品進行了調整。 “沒有強大的技術力量支持,我們很難想象一步法技術能夠獲得成功。”在談到成功經驗時,孫德榮特別強調,集團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視科技創新平臺和人才團隊的建設。他們與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創建了我國紡織行業唯一的一家企業院士工作站,建立了江蘇省多異混纖絲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功能性記憶面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認定企業技術中心,與東華大學聯合建立了東華大學現代紡織研究院——斯爾克聯合研發中心等技術研發平臺。 新民 作為主營絲綢織造和化纖紡絲的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江蘇新民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高檔真絲面料、高檔仿真絲面料、各類中高檔里料、精品女式時裝以及主要用于織造仿真絲產品、仿麂皮及其他各類功能性織物的差別化纖維。目前,ISO9001質量保證體系已覆蓋了企業產品生產和服務質量的所有環節。 江蘇新民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通過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客戶結構、市場結構來實現轉型升級。公司擁有世界領先的化纖裝備技術,生產的滌綸差別化產品在同行業中毛利率較高,產品附加值高。其中真絲及真絲交織面料、人絲及人絲交織面料、以及各類高檔里料在國內同類產品中處于前三位。目前重點發展兩類產品:一是滌綸差別化纖維,二是高檔紡織面料。“差異化是取得優勢及降低競爭度的一種途徑,能獲取相對豐厚的利潤。吳江是紡織產業集聚地,產品同質化現在比較普遍,競爭也非常激烈。為此,公司一直在追求差異化發展,依靠我們在裝備、技術、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在產品、渠道上下功夫,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以量的積累達到質的轉變,實現差異化競爭。”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品牌創新方面,該負責人介紹:“我們將品牌創新與產品創新相結合,在化纖和織造兩大板塊都建立了產品研發機構,與大專院校建立校企產品開發基地。此外,我們擁有一整套管理制度來鼓勵、獎勵、監督、落實產品創新和品牌創新。”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