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季度化纖業經濟運行分析
壓力之下尋求轉型亮點 經歷了21世紀初期發展黃金十年的中國化纖,同中國紡織經濟一樣,現如今已經走進了深入調整期。在這樣一個特殊而又關鍵的時期,中國化纖2014年第一季度發展的情況到底怎樣,也牽動著整個行業的心。不妨從最為真實的數據入手,分析中國化纖的最新動向。 行業運行基本情況 化纖產量增速繼續回落。1-3月份,化纖產量971.83萬噸,同比增長4.79%,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0.74個百分點。其中,行業的最大品種滌綸產量758.92萬噸,同比增長4.31%,占合成纖維總產量的87.35%,占化纖總產量的78.09%。 化纖產量增速繼續回落。2008年爆發的世界經濟危機,使我國化纖產量增速下降到僅為2.3%的水平。2009、2010年化纖行業快速恢復,產量保持15%上下的增長速度。自2011年起,化纖產量增長速度逐年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化纖行業已經形成龐大的規模基礎,高基數導致增長速度下降,另一方面也是行業轉變增長方式的體現。 投資熱潮未現 行業新開工項目數同比增長1.34%,實際完成投資181.97億元,同比增長5.0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5.84百分點。其中,滌綸行業新開工項目數大幅減少43.55%,投資額也減少17.04%;錦綸投資額與上年同期持平;人造纖維投資額同比增加37.94%;維綸和丙綸行業投資額雖然增長超過1倍,但實際投資額不大。
一季度,我國共進口化纖17.62萬噸,同比減少17.83%;出口70.16萬噸,同比增加18.59%,比去年同期提高11.19個百分點;凈出口52.54萬噸,同比大幅增加39.29%,提高25.79個百分點。出口主要產品仍然是滌綸長絲和滌綸短纖,分別占化纖出口總量的50.03%和27.54%。
效益未見好轉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化纖行業實現利潤總額37.92億元,同比增長4.9%。行業虧損面29.83%,同比略下降0.18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大幅增加34%。行業平均利潤率僅2.44%。滌綸行業利潤總額同比減少15.07%。氨綸行業效益良好,利潤總額大幅增長1.36倍,一方面是由于價格上漲,另一方面也與氨綸行業技術進步、成本下降有關。人造纖維盈利主要表現在醋酸纖維,粘膠纖維行業運行比較困難。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 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名義增速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漲跌情況
GDP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均呈下降態勢。月度來看,3月份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和PMI指數有回升勢頭,表明我國制造業有平穩增長的勢頭。 1-3月化纖下游主要相關產品生產情況 一季度,我國化纖下游主要產品中,紗、布等大宗產品產量雖實現正增長,但增速比去年同期均有所回落。 原料價格下跌 今年聚酯鏈產品價格走勢與原油出現背離,產業鏈價格更多是自下往上產生影響。 產能集中釋放
今年以來,聚酯新增產能250萬噸,其中薄膜30萬噸、瓶片30萬噸、滌綸和切片190萬噸。預計全年有400多萬噸聚酯投產。 短纖和棉花價差縮小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