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行業總體運行情況難以樂觀
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主辦,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中國紡織國際交流中心和蕭山區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化纖會議(蕭山2009)今天在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金馬飯店召開。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許坤元在致辭時指出,當前,中國紡織行業的形勢和情況總的感覺還不是很好,還很不樂觀。 許坤元認為,化纖工業調整能不能上去,對中國的紡織工業影響極大。對于化纖產品的開發,要大力開發差別化、功能性及高性能纖維,擴大在服飾領域、家紡領域和紡織品領域的應用范圍。同時,化纖行業要進一步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大化纖行業的改革和重組,真正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于化纖紡織行業來講,不是說到此為止完全沒路走了,關鍵要看我們怎么走,我認為潛力還是很大的。 詳細來講,發展應注意三方面潛力因素 一、加快消費需求增長。從全球看,在經濟一體化影響下,化纖產品消費在增長,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將是化纖產品消費新的增長點。尤其是在衣著和家用紡織品領域的消費,發展中國家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 二、大力開發高性能纖維。加速實現高性能碳纖維、芳綸、聚苯硫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玄武巖纖維、聚酰亞胺、新型聚酯等高新技術纖維和復合材料的產業化。尤其是加大產業用化纖原料的開發和應用,使產業用纖維應用領域在民用和工業用領域有更廣闊的空間。事實上,這幾年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快速發展已經證明,在交通、建筑、醫用、航空航天等領域,新型纖維的開發和產業化前景有著更加廣闊的市場需求。 三、擴大應用領域。加快開發差別化和功能性纖維,是化纖行業“十五、十一五”的工作重點,針對紡織服裝工業發展需要和我國資源現實,合成纖維要繼續提高應用比例,提高產品功能化,擴大在衣著類、家紡類以及工業領域的消費份額,依靠先進裝備和先進生產工藝,實現多種纖維的交織混紡,提高產品附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