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久久久免费影院,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观看,久久看精品亚洲99精品国产,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国产成人嫩模一区二区,久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錦橋紡織網
資訊 要聞 視點 外貿 統計 標準 科技 市場 寧波 織里 昌邑 盛澤 湖塘 錢清 供應 坯布 紗線 面料 家紡 服裝 紡機
棉花 現貨 撮合 鄭棉 美棉 收儲 拋儲 曲線 棉花 化纖 紗線 坯布 外匯 原油 采購 坯布 紗線 面料 家紡 服裝 紡機
化纖 滌綸 粘膠 聚酯 腈綸 氨綸 錦綸 計算 克重 布價 紗價 棉價 外棉價 服務 會員 廣告 軟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化纖信息> 化纖動態>正文

化纖業:站在調整十字路口

        

  “目前,國內PTA理論生產成本大致在8040元/噸,而9月23日國內PTA現貨主流成交價格為7700元/噸,生產企業理論虧損額高達近340元/噸。”這一組數據,怕是又要讓不少化纖企業頭痛了。歷經前幾年巔峰瘋狂后,目前,化纖行業正進入理性回調階段。站在調整的十字路口,浙江省化纖企業陷入沉思。

  正處下行周期

  9月初,在桐鄉舉行了一次國內化纖行業的年會,雖然此次年會的主題是“為復雜環境下的化纖工業注入新的活力—技術、能源、低碳、品牌”,但此時聚集的化纖同行們,難免不提及化纖產能過剩。

  “2012年全球合成纖維產量約5800萬噸。到2016年,全球合成纖維供應量增長比較快,約7840萬噸,而需求量不會很快增長,大約為5790萬噸,供求間存在一個很大的差距,超過2000萬噸。”日本化纖協會副會長兼理事長上田英志,在題為《全球化纖行業中期需求預測》的報告中指出。沉重的數據,令在座同行沉默。

  中國是全球公認的化纖生產大國。2012年,中國化纖產量3792.16萬噸,占全球化纖總量的65%。浙江是中國化纖最重要的產地。去年,全省化纖產量1677.3萬噸,同比增長11.82%,占全國總產量的44%。今年上半年,我省化纖產量約879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7.6%。在業界甚至流傳這樣一個說法:“浙江企業投資生產的PTA(精對苯二甲酸,生產化纖產品的前道原料),足夠供給全國化纖企業。”

  2008年至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化纖行業遭遇減產。2010年開始扭轉減產局勢,并于2012年產量、增速均創下新高。那時,正是化纖企業賺錢的大好時機。經歷了2011年的利潤巔峰行情,之后化纖行業一路向下,步入下行周期,至今仍在下行中。

  今年1至7月,全省規模以上化纖企業分別實現利稅和利潤總額55.9億元和37.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分別由一季度的下降28.4%、36.3%轉為增長0.6%、3.1%;企業虧損面為20.0%,比一季度收窄6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達5.7億元,同比下降23.9%。目前化纖行業效益雖增長緩慢,但行業總體情況正在好轉中。

  “對化纖產能過剩,我一直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就以桐鄉來說,盡管目前行業形勢嚴峻,但桐鄉化纖產品產銷率很高,都在95%以上,也就是說生產出來的化纖都銷售出去了,能賣出去就說明它是有市場需求的,市場需要的東西能說是過剩嗎?”一位熟悉情況的與會官員提出不同看法。

  上田英志也表示,從最近10年來看,紡織行業依然處于增長期,而化纖行業扮演了紡織行業發展的驅動器角色。

  那么當前的困境,源于什么?

  常規品種泛濫

  “當前化纖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常規品種產能增長過快,產能結構性過剩。”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士成指出,“2012年,投資增速雖已大幅回落,部分項目也在推遲建設或投產,但新增產能壓力依然很大。”

  化纖的迅猛發展,離不開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大背景。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分析,2002年到2012年是世界公認的中國經濟的黃金十年。與此同時,中國化纖工業也獲得了規模、產能高速發展的十年。在此期間,大型化纖企業的生產規模得到明顯提高,成為中國化纖工業的中堅力量。一方面,化纖的產能逐漸向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特別是浙江、江蘇等紡織工業發達地區集中,與上下游行業的聯系更加密切。另一方面,民間資本進入化纖行業的投資增長迅猛,民營企業的產能比例迅速擴大。

  投資成本下降,資本進入化纖行業門檻隨之降低。“過去十年,化纖項目單體規模是原來的6倍,單個項目投資成本是原來的1/8,項目建成速度是原來的1/2,加工研發成本是原來的1/2,紡絲速度是十年前的8倍。”端小平說。

  “前幾年化纖利潤太高了,最好的2011年,一噸化纖利潤5000元。豐厚的利潤必將引來瘋狂的投資。今年6月份我專程跑了一趟德國,去洽談新設備交貨的事情。去年訂的貨,按照原來一年可交貨,現在要3年才能交貨。什么原因?中國化纖企業的設備訂貨量太大,德國公司生產忙不過來了。”莊奎龍說。

  與會的川企宜賓絲麗雅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羅克勝告訴記者,該公司生產的粘膠纖維長絲產量全球最大,短絲全國前十。“公司現有常規產品銷售困難,每噸售價4萬元,利潤很薄,而像蛹蛋白纖維等高新產品一噸七八萬元,卻非常緊俏,利潤也比常規產品高得多。在行業不景氣的時候,高新產品占比越多越好。”

  “產業用”是新路

  為應對產能過剩挑戰,必須找到新的需求點。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學名譽校長姚穆的《資源匱乏下的紡織產業出路》一文中,開篇即有如下一組數據:聯合國聯合多國專家發布的一份意見稱,到2050年,全球紡織纖維加工總量將達到2.53億噸。其中,服裝部分將達到4150萬噸,占16.4%,家用紡織品部分4100萬噸,占16.2%。而產業用紡織品,將達到1.705億噸,占總量的67.4%。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一份數據也顯示:在2011至2015年期間,中國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總量將達到1290萬噸左右,年均增長9.5%。根據目前的行業規劃,到2015年應用于產業用紡織品領域的化纖比例將達到29%,新增約450萬噸,產業用紡織品無疑已成為中國化纖工業增長的亮點。

  兩組數據,一個關鍵詞—產業用紡織品,包括農用、工業用、軍事用、建筑用、汽車用、醫療衛生用、航天航空用等。無疑,與當前運用更為廣泛的服裝用、家用紡織品相比,產業用紡織品科技含量更高。

  “2013年上半年,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整體處于健康、平穩的態勢,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4.4%,利潤同比增長27.04%,主要經濟指標的增速在紡織業中處于領先地位。”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介紹。

  “我們也一直在調整產品結構,逐漸提高產業用紡織品比重。目前公司產品中,服裝用、裝飾用、產業用比重分別為50%、25%、25%。雖然服裝用產品比重最大,但產業用產品比重在不斷增加。”莊奎龍說。

  “精細化多樣化纖維、高端纖維產品,也將是化解產能過剩的新方向。”上田英志指出,亞洲地區的經濟正在飛速發展,當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時,消費者的消費形態將轉變為“工業化社會形態”。所謂工業化社會形態,對化纖行業的影響,表現在對高端服裝、高端化纖的需求量的增長,需要化纖企業生產更高附加值、功能性更強的化纖產品。“目前中國服裝市場規模與2008年的日本市場的產值相當,但到了2020年,中國高端消費者數量將超過日本總人口3倍,約達3.2億人。”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相關文章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錦橋紡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