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杯紡紗機斷頭原因淺析及預防
制作用而造成分梳效果不良或產生粗節引起紗條斷頭。
2.3.1“三絲”原因 轉杯紡所用的原料中一般都摻人相當數量的再用棉及下腳料,在這些原料中所含的“三絲”也相對較多。由于“三絲”較粗,剛性也比較大,因而,轉杯對它們進行加捻就比較困難,所以捻回的形成和傳遞無法進行,產生無捻區,同時又破壞了須條間的連續性而引起紗條斷頭。斷頭后若細心觀察在紗條的末端總有“三絲”的存在。 2.3.2棉條回潮率 按要求棉條的回潮率最好在6.5%-8%,在此狀態下有利于分梳輥對棉纖維的分梳和轉移,同時也有利于紡杯加捻。若棉條的回潮率大于10%,則可能產生粘連纖維現象,尤其是增加了分梳輥對棉纖維的梳理和轉移難度,在分梳輥的齒端容易掛花而形成纖維束,當纖維束一旦隨負壓氣流進入紡杯凝棉槽,即會產生紗條斷頭。 3、斷頭預防措施 3.1合理選擇工藝 生產中應根據所紡紗的號數、配棉情況、設備運轉狀態及配件質量等,選擇設計合理的紡杯轉速及引紗速度。如:所紡紗號比較大,配棉相對又比較好,紡杯、分梳輥、阻捻頭等重要機件工作狀態也比較好,這時可把紡杯轉速選擇高些,引紗速度也可以高些。這樣既可充分發揮設備的效率又可穩定產品質量及降低斷頭率,可達到高速高效的目的。 3.2保證紡紗器正常的工作狀態 (1)凡是與棉纖維接觸的機件一定要保證光潔,不得產生掛花現象。要保證分梳輥齒條的鋒利度,并且不能有倒齒現象。最好能對紡杯、分梳輥、阻捻頭、輸棉通道按周期進行返修和更換。 (2)定期對紡紗器的幾個工藝參數如:給棉板壓力,給棉板與給棉羅拉的隔距,給棉板鉗口的進出位置進行檢查和調整。并且要保證給棉板和給棉羅拉動作靈活。 (3)對紡紗器的進出距離、密封橡膠墊是否有破損或脫落,要定期檢查與更換,防止產生漏氣而影響紡杯內的負壓。 (4)定期檢查調整排雜管進出距離,保證它與紡紗器排雜口之間的間隙,防止因排雜管堵塞而引起紗條斷頭。 3.3保證半成品的質量 (1)保證棉條的回潮率在8.5%以內,因而要求原棉的含水率應低于10%。 (2)原料中所含的雜質、灰塵及“三絲”應盡量在清棉、梳棉工序清除掉,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小雜質、灰塵對紡杯、分梳輥的影響,同時也可減少紗條斷頭現象的發生。 3.4嚴格操作管理 (1)擋車工應按規定的時間及要求做清潔工作,使紡紗器各補風孔(口)及各通道保持通暢。 (2)擋車工在換棉條桶時對棉條不能過分撳壓,防止產生粘條現象。另一方面棉條也不宜放置時間太長。 (3)接頭時一定要把紡杯凝棉槽內的雜質和積塵團及排氣孔周圍的短絨清掃干凈,使紡杯內循環氣流暢通。 4、結語 影響轉杯紡斷頭率的因素很多,生產中只要優化工藝配置,保證設備正常運轉狀態和加強操作管理,就能降低斷頭,達到優質高產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