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士飛委員:延伸棉花產業鏈 推進兵團農業現代化
2008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總產130萬噸,約占全國產量的1/6。全國政協委員、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華士飛說,在國家政策扶持下,兵團計劃到2010年形成300萬紡錠生產規模。 華士飛說,國際金融危機對兵團棉花業形成巨大沖擊,2008年兵團棉花收入減少近30億元,這說明兵團棉花業仍然脆弱,解決這一難題的辦法就是延伸產業鏈。棉花是兵團主要經濟作物,如果兵團將賣棉花改為賣棉紗,再發展到賣棉布和賣成衣,兵團經濟狀況就要大大變樣。 當前為達到吸引內地棉紡企業“西進”的目標,兵團將在3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降低棉花生產成本,為棉紡企業提供質優價廉的原材料;二是爭取政策傾斜,爭取將國家給予的棉花運費補貼補給棉紡企業;三是兵團4個城市將出臺發展棉花和棉紡業的地方優惠政策。 華士飛介紹,2008年兵團棉紡規模180萬錠,加工棉花總量約30萬噸。 華士飛說,怎樣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是此次兩會關注的重點,對此溫家寶總理作了1個非常好的政府工作報告。就兵團而言要應對金融危機挑戰,實現又好又快發展,關鍵是調整發展思路,把握好發展方向。兵團經過多年發展,農業優勢凸顯,如何在發揮這一優勢上做文章,是目前兵團上下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兵團一定要推進農業產業化,否則就沒有出路。”華士飛語氣堅定地說。 棉花是兵團主要農產品,但是如果光靠種棉花、賣棉花是不行的,一定要研究怎樣把棉花變成棉紗、棉布、印染布、成衣,拉長棉花產業鏈。2008年受金融危機沖擊,兵團棉花銷售情況不佳,但是如果實現棉花產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情況就會完全不同。 談到兵團畜牧業發展時,華士飛說,畜牧業是自治區優勢產業,這幾年盡管兵團畜牧業發展迅速,但是還沒有形成產業優勢。想實現畜牧業又好又快發展,化解當前經濟形勢不利影響,結構優化升級是關鍵,專業化、規模化是出路。同時還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主動與知名龍頭企業合作,聯手開發畜牧產品,進一步加大畜牧業在兵團大農業中的份額。 當問到兵團如何應對金融危機、進一步發展現代農業時,華士飛滿懷信心地說,兵團將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2009年兵團要集中力量推進“減棉、增糧、增畜、增果”方針全面落實,退出低產棉區,集中發展優質高產、高效棉區;增加糧食生產,2009年計劃安排糧食種植面積360萬畝;努力提高畜牧業規模效益;計劃新增造林面積11.5萬畝、果園面積35萬畝。兵團還將著力推進“6221”工程,設立基地建設扶持基金;集中建設棉花、糧食、果蔬、畜牧、油糖、飼草料、種子等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大力培育和引進加工、流通領域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增強其輻射帶動能力,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力度,完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著力推動農業又好又快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