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儲拋棉競拍遭5成流拍
缺口就是214萬噸,扣除89.4萬噸中1%關稅內未使用的配額約48萬噸,缺口166萬噸。為了均衡棉花資源,國家必然要采取拋儲的方式或發放配額來解決這個問題。
目前國內部分省份三級棉現貨價格已漲至13000元/噸,但國家并沒有出臺放儲政策,說明有關部門對上述價格是認可的,換句話說目前價位仍未超出國家可控的范圍。考慮到采購、上市、加工、儲存等環節成本因素,三級棉成本達到12500元/噸左右,而國家依然按照收儲低和放儲高的順價銷售原則,由此判斷,國家放儲價格可能在13000元以上價位。 國家對棉花市場繼連續大規模多批次收購后,采取反向放儲政策,有利于緩解國內棉花市場供需關系階段性供不應求偏緊格局,降低下游紡織企業棉花原料采購成本,繼而增加紡織企業經營利潤。反過來說,畢竟2008/2009年度國家棉花收儲量達到272萬噸的空前巨大規模,如果不擇機拋儲,對新年度籽棉收購價格和皮棉銷售價格都將形成沉重壓力,棉花加工企業和流通企業也很難放開手腳入市操作。要達到保護棉農的目的只能同過繼續收儲方式,國家財政和倉庫的壓力難以有效釋放。而棉花拋儲有利于緩解上、下游矛盾,從而為新年度棉花收購、加工和銷售奠定良好基礎。 深跌可能性不大 鄭棉盤面交易顯示,近遠期各合約期價呈現高低交織不規則排列態勢,主力合約CF909期價相對較高,總持倉量為5萬余手,單邊2.5萬余手,相當于25萬余噸。截至5月22日,注冊倉單為921張,有效預報量為670張,兩者合計為1591張,相當于15910噸,資金與實盤對比說明實盤壓力相對輕微,資金流動性依然較強。因此雖然利空題材導致期價適度回落,但深幅暴跌的可能性也相對較小。 綜上所述,受國家可能拋售儲備棉花資源重大利空因素作用,鄭棉結束高位區域性波動走勢,并向下突破。投資者操作上宜順勢而為,及時跟進。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