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把握形勢、審慎靈活出臺措施調控是做好棉花工作的重要手段。棉花市場化改革以來,尤其是去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國內外棉花市場面臨復雜多變的形勢,要求我們準確把握調控的方向、重點、時機和節奏,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實現精準調控。如在儲備棉吞吐和配額發放問題上,我們根據國內外棉花市場和紡織需求變化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增加臨時收儲計劃、把握儲備棉投放節奏、增加發放一部分加工貿易進口配額等措施,保持了市場的基本平穩,滿足了紡織用棉需要。
——及時會商溝通、部門協同配合是做好棉花工作的重要保障。棉花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需要各部門和地方加強協調配合。在組織儲備棉出庫銷售過程中,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建立了會商聯席會議制度,協商確定儲備棉出庫銷售的庫點安排、投放節奏、代理交易等問題,及時研究解決發現的問題。鐵道部、農發行、中儲棉公司和交易市場等有關部門和單位克服困難,扎實工作,確保了會商確定的各項調控措施落實到位。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存在的問題:一是混等混級收購加工棉花仍較普遍,棉花中混入異性纖維的現象有所抬頭;二是質檢改革地區間進展不平衡,儀器化檢驗指標還沒有為紡織企業普遍使用;三是穩定棉花生產難度大。因棉價偏低,種棉效益低,棉農生產積極性下降;但與國際棉價相比,我國棉花價格已比進口棉成本高1500-2000元/噸(按1%關稅測算),在紡織外需下降、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內外棉價相差過大,紡織企業生產經營面臨較大困難并影響到出口競爭力。
二、2009年度棉花工作面臨的形勢
近一個時期,我們和有關部門、行業協會對新年度的棉花市場形勢進行多次分析和研究,通過多種方式對江蘇、山東、河南、湖北和新疆等棉花主產區情況進行了調研。總的來看,預計2009年度國內棉花產量下降,紡織生產出口逐步好轉,棉花產需缺口有所擴大,棉價總體將高于上年,但新棉大量上市后一些主產區仍存在價格下行壓力。
(一)棉花產量下降。據農業部門最近調查統計,今年全國棉花種植面積7592萬畝左右,同比減少1000萬畝左右,減幅10%以上。今年棉花前期苗情總體較好,8月下旬到9月上旬長江流域連續出現災害性天氣,對棉花生長造成一定影響。目前全國棉花長勢與上年基本持平,如近期天氣正常,加強中后期管理,有望獲得較好收成,預計全國棉花產量700萬噸左右。受今年年中主產棉區氣溫偏低影響,包括新疆在內的大部分主產區棉花大量上市要到9月底1O月初,比常年推遲十天左右。
(二)棉花需求企穩回升。近幾個月以來,美國、歐盟、日本等我紡織品出口主要目的地的經濟出現回升跡象。國內紡織品需求預計仍將穩步增長。隨著國家扶持紡織發展系列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和國際經濟向好,從2009全年度看,我紡織行業生產和出口逐步回暖,對棉花需求的增長穩步回升,棉花產需缺口將比上年度有所擴大。
(三)國際市場棉花供求基本平衡。據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最新預測,2009年度全球棉花產量2325萬噸,同比減少12萬噸;消費量2359萬噸,同比增加50萬噸;期初庫存1237萬噸,同比增加24萬噸,屬歷史較高水平。國際市場棉花供需基本平衡。
(四)2009年度新棉大量上市后仍存在價格下行壓力。從整個年度看,棉花減產,棉花產需缺口擴大,棉農對棉花收購價格的期望值較高,棉價總體預計將高于上年度。但是,在新棉大量集中上市后國內市場棉價仍存在下行壓力,特別是新疆棉花上市集中度較高,棉價下行壓力較大。主要原因是目前國際經濟回暖的基礎尚不牢固,紡織品消費短期內難以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今年后幾個月紡織出口形勢仍不樂觀,加上紡織企業普遍資金比較緊張,難以消化過高棉價。
三、切實做好2009年度棉花工作
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影響棉花市場穩定運行的不確定因素仍較多,做好新年度棉花工作的任務十分艱巨。但另一方面,國家儲備棉庫存充裕,國際市場棉花資源狀況好轉,庫存水平較高,只要我們準確研判形勢,適時靈活調控,保持新年度棉花總量平衡和市場基本平穩是完全能夠做到的。新年度棉花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抓好新棉購銷,保持市場平穩;加強宏觀調控,保證市場供應;調動農民積極性,促進棉花生產;強化質檢改革,確保棉花質量。重點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切實抓好新棉購銷。要加強信息披露和政策引導,客觀宣傳我國棉花產銷形勢,引導棉農積極交售棉花,棉花企業積極入市收購。各級農業發展銀行要在切實防范貸款風險的前提下,支持貸款企業及時足額兌付棉農收購款。鼓勵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積極開展棉花收購信貸業務,各金融機構在新疆收購貸款額度要力爭不低于上年。中國棉花協會和棉紡織行業協會要加強行業自律,引導企業切實防范市場風險。為保障新疆棉花收購順利進行,有關職能部門和單位要幫助新疆加強與內地的購銷銜接。國務院有關部門、新疆自治區人民政府要密切關注新疆棉花收購、銷售和價格走勢,及時協調解決出現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