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況
2010年江蘇出入境檢驗檢疫系統共檢驗進口棉花1825批,數量3041397包/637939.88噸,貨值共計108654.38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批次增加72.33%,重量增加107.98%,貨值增加154.18%。對外出具品質索賠檢驗證書1107份,重量索賠檢驗證書1587份,對外索賠金額共計1499.99萬美元,占總貨值的1.38%。為國家和企業挽回巨大的經濟損失。
2010年全省進口棉花來自世界各地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口國別主要有美國、印度、烏茲別克斯坦、澳大利亞、巴西和貝寧等國家。其中進口美棉、印度棉占主體,美棉占全部到貨重量的35.27%、印度棉占31.77%、烏茲別克斯坦占14.78%、澳大利亞占7.59%、巴西占2.13%、貝寧占2.22%,其他國家的棉花占6.24%。進口棉花等級以SM級和M級為主。進口貿易方式以一般貿易和來料加工方式為主。
2.綜合分析
2010年全省進口棉花的品級、強力、細度不合格率較2009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長度的不合格率有所上升。品級平均不合格率7.29%,較2009年同期相比下降0.08%,降級幅度1/2級-4級,最高降級率達100%;長度平均不合格率1.65%,與2009年同期相比上升0.38%;細度平均不合格率4.01%,與2009年同期相比下降0.92%;斷裂強力總體平均不合格率5.28%,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6.6%。
進口棉花質量存在的問題較多。特別是部分進口批次,品級降級幅度大、降級比例高、纖維細度偏粗、偏細,強力偏低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另外有一些特殊質量問題:棉包破損現象仍然存在,造成棉花被污染;部分棉花有霉變腐爛現象,在進口印度棉花中發現存在較多異性纖維和大量棉籽。
在進口到貨重量方面,重量短少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檢驗發現有86.95%的批次短重,平均短重率0.91%,較去年同期下降0.05%。
(一)主要進口國別的棉花質量情況:
1.美國棉花
2010年全省共進口美國棉花801批,225004.49噸,貨物總值42357.72萬美元。經檢驗發現平均降級率高達10.4%,比總體平均水平高3.11%,但比去年下降0.82%,大幅度高比例降級現象較為普遍,最高達100%,降級原因主要是色征較差,白星、葉屑多,個別棉花軋工質量較差;長度總平均不合格率為2.24%,比平均水平高0.59%,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0.51%;馬克隆值偏粗/偏細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總平均不合格率4.69%,比總體平均水平高0.68%,但是比去年下降2.37%;纖維斷裂比強度不合格率5.93%,比總體平均水平高0.65%,但比同期水平低7.84%。
在到貨重量方面,經檢驗發現美國棉花的重量短少問題相對較好,個別批次還存在著短少嚴重的現象。平均短重率0.97%,比總體平均短重率高0.06%,但是比去年下降0.06%。
2.印度棉花
由于印度政府自4月開始限制出口棉花,直到10月才取消限制,導致今年進口印度棉比例下降。2010年全省共進口印度棉花536批,202696.65噸,貨物總值33811.43萬美元。經檢驗發現印度棉花總體質量稍好,在進口的印度棉花中,平均品級降級率為3.96%,比總體平均水平低3.33%,同比增加1.86%;平均長度不合格率0.64%,比總體平均水平低1.01%,但是比去年上升0.03%;馬克隆值偏低現象較為常見,平均不合格率1.57%,分別比總體平均水平和同期低2.44%、0.95%;強力平均不合格率4.97%,比總體平均水平和去年同期分別低0.31%和6.28%。
除此之外,進口的印度棉花中較為突出的現象是:棉花包裝質量較差,棉花被污染嚴重;棉花中夾帶棉籽現象較為常見,有的還帶有籽棉;棉花中存在較多頭發、黃麻等多種危害性纖維。在到貨重量方面,重量短少問題最為突出。其平均短重率1.35%,比總體平均水平高0.45%,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0.28%。
3.烏茲別克斯坦棉花
2010年全省共進口烏茲別克斯坦棉花98批,94270.6噸,貨物總值10579.19萬美元。大部分新疆農墾進口的烏棉品質較穩定一致,但是其它企業進口的烏茲別克斯坦棉花中存在乳色棉,品級降級較高,較為突出的質量問題是軋工質量差。平均品級降級率高達19.13%,比總體平均水平高11.84%;在進口烏茲別克斯坦棉花中還發現一些特殊的質量問題:包裝破損嚴重,棉花被污染;部分棉花中含有水漬棉,有的已腐爛變質。
4、澳大利亞棉花
2010年全省共進口澳大利亞棉花126批,48428.02噸,貨物總值9716.86萬美元。進口的澳大利亞棉花品質較好,降級幅度、比例較小,重量短少問題較為常見。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