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周以來國家有關部門公布的收儲數量逐漸加大來看(11月4日收儲量達到66600噸),政府和市場對棉價繼續下跌的預期不僅沒有隨歐債危機的短期解決,美國各項經濟數據觸底反彈以及中國貨幣政策局部微調而轉暖,這也是本周鄭期和撮合盤面高位盤整的主要支撐,從調查來看,內地黃河流域棉區、長江流域棉區棉花加工企業交儲的熱情隨棉花現貨價格的持續疲軟下滑而明顯升溫,內地庫點的收儲量加大也表明交儲在11、12月份將成為棉企最重要的銷售方式。
雖然11月3日南疆阿克蘇、庫爾勒收儲庫仍有一定數量的流拍,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一些計劃交儲軋花廠的加工進度無法達到交儲數量(單筆交儲量至少200噸);另一方面是由于巴州、阿克蘇纖檢接收皮棉小樣的數量非常大,很多棉企24、25日送檢的樣品到目前仍沒有出來公檢數據,交檢量跟公檢速度不太匹配;再者近期經濟層面利好推動ICE盤面及國內市場反彈的預期較強,觀望情緒、套保情緒上升。
11月4日阿克蘇、喀什地區棉籽價格穩定在1.70-1.73元/公斤,個別地區出現1.66-1.68元/公斤的低價,有一些油廠到軋花廠詢價、少量采購,但是大部分軋花廠認為籽棉價格過低,堅持1.70元/公斤以下不出售,整個棉籽市場暫時沒有方向,僵持局面仍然在延續。局部地區因一部分加工企業搶收高等級棉花資源,略有上漲0.05-0.10元/公斤,4日庫爾勒、阿克蘇等地40%衣份、10%以內水份三級籽棉的基礎收購價在8.60元/公斤左右,四級籽棉收購價8.30-8.40元/公斤,提價搶收高等級籽棉的企業減少。
據悉,由于南疆今年普遍拾花工人短缺,籽棉采摘、銷售、運輸進度都較往年要緩慢,部分棉農9、10月集中精力采摘籽棉,并沒有過多時間和精力銷售,進入11月份,籽棉采摘已經完成70%以上,棉農開始關注收購價,擇機銷售。因此近日庫爾勒地區棉花加工企業開始分化,其一是11月初前籽棉的收購量已經較大,成本雖然高,但是籽棉、皮棉的品級和衣份也比較高,因此11月份以后收購明顯謹慎,對霜后花、低等級花、超水棉拒收;其二是一些因為10月中旬前籽棉收購價偏高,謹慎收購的加工企業,進入11月開始放量采購,價格雖然較周邊其它廠家稍高0.05-0.20元/公斤,但是仍然處于年度籽棉收購價的相對低位,只是在控制品級和水份上的壓力稍大。
據了解,雖然10月初以來,ICE、鄭期和電子撮合盤面以高位盤整為主,反彈力量雖然不足,但是有19800元/噸的收購價支撐下滑空間也封閉,但是內地現貨市場價格卻持續疲軟,4日湖北、河北、山東等地四級棉價格已經跌至18000元/噸附近,帶動新疆棉疆內、疆外價格下行200-300元/噸。由于預計11、12月下游棉紡廠的“去庫存化”減緩,資金壓力明顯上升;外棉11、12月到港量也較大,中國經濟軟著陸的趨勢初現,因此棉花加工企業交儲的積極性不斷恢復。一方面,交儲拿到的是現款,而現貨銷售大多收到的是承兌匯票;另一方面無論現貨銷售還是生成撮合、期貨倉單,目前交國儲的價格是最高的(除運輸到內地銷售外);再者由于棉紡廠目前采購都是“隨用隨買”,對數百噸、上千噸的采購合同敬而遠之,只有國儲量大且盡快回籠資金。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