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棉價延續振蕩回落態勢
近期,在美國棉花實播面積增幅大于預期及現貨需求持續低迷的影響下,國際棉價振蕩回落。7月1日,紐約棉花期貨7月合約結算價161.41美分/磅,較上周下跌3.81美分/磅,跌幅2.3%。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按1%關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27406元/噸,較上周下跌82元/噸,跌幅0.3%;按滑準稅計算,折人民幣進口成本27708元/噸,較上周下跌82元/噸,跌幅0.3%。 為獲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以及歐盟的救助,6月29日希臘在抗議聲中通過1項5年財政緊縮計劃,歐元匯率迅即上升,美元高位回落,大宗商品價格趁勢反彈,國際環境錯綜復雜,商品走勢波動風險加劇。從基本面來看,供應充足和下游需求疲軟仍將給國際棉價帶來下行壓力。一方面,美國農業部6月30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1年美國棉花實播面積達到8337.9萬畝,同比增長25%,高于市場預期的8055萬畝;另一方面,目前澳棉、巴西棉和西非棉全面進入市場,印度棉又增加17萬噸出口配額,棉花出口市場競爭激烈,然而下游需求十分蕭條,美國棉花出口持續低迷,6月17-23日的簽約量繼續為負值,同時5月美國紡織廠用棉量自2009年以來首次同比減少,現貨需求毫無起色。 國內市場方面,下游產購銷未見起色,加上部分紡織品進口關稅下調,鄭棉期貨和電子撮合價格破位下跌,山東某大型紡織集團隨即下調4級皮棉采購價格500元/噸,現貨價格隨之走低,前期表現較堅挺的新疆棉也未能幸免。受原料價格走低影響,棉紡織企業繼續低價拋售產成品庫存,純棉紗價格延續跌勢;PTA產能擴張導致其價格大幅下跌,滌綸短纖行情受到拖累。7月1日,32支純棉普梳紗報價30950元/噸,較上周下跌150元/噸,跌幅0.5%;滌綸短纖報價12600元/噸,較上周下跌150元/噸,跌幅1.2%。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23910元/噸,較上周下跌527元/噸,跌幅2.2%;新疆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24952元/噸,較上周下跌609元/噸,跌幅2.4%。鄭州棉花期貨7月合約結算價23350元/噸,較上周下跌1730元/噸,跌幅6.9%;北京全國棉花交易市場電子撮合交易7月合同均價23048元/噸,較上周下跌1392元/噸,跌幅5.7%;合肥國家棉花交易中心電子撮合交易7月合同結算價23240元/噸,較上周下跌1081元/噸,跌幅4.4%。 預計近期國內棉價仍將弱勢運行。一是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6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9%,環比回落1.1個百分點,反映出當前經濟增速回落態勢仍在延續,為企業去庫存再添壓力;二是為促進對外貿易平衡,自7月1日起,我國大幅下調包括混紡布(部分進口關稅調整后由之前的12%下調到6%)、亞麻紗線等紡織原料在內的33種商品進口關稅,此舉成為近期鄭棉跌破前期支撐及現貨價格跌幅加大的重要導火索,再次引發市場對國家可能隨時下調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的擔憂;三是紗、布銷勢持續低迷,紡織企業庫存壓力加大,資金問題仍將在今后較長時間內困擾企業,原料采購需求難以啟動;四是除前期接連遭受干旱和洪澇災害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新棉長勢亟待恢復以外,其余主產區棉花長勢總體良好。目前,黃河流域各主產區普遍出現降雨,旱情得到有效緩解,棉花長勢整體良好;長江流域棉區經過干旱、洪澇災害輪番侵襲,棉株長勢良莠不齊;西北內陸天氣正常,棉花長勢整體良好。如果后期不出現大的自然災害,今年國內棉花有望豐收。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