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棉農擔心消除 棉企浮現愁云
安徽省安慶地區中秋節前后一段晴好天氣在9月18日突然遭受大幅降溫,日最高溫度由35℃降到23℃,太陽也躲進云層。棉農擔心老天要變臉,對棉花吐絮帶來影響,但是從20日開始又是艷陽高照秋高氣爽,氣溫逐漸回升,棉農擔心降溫又降雨的天氣沒有出現。現正是棉花吐絮時期,棉農期盼有1個好的天氣使采摘的籽棉品級好單產高,用質量和產量來彌補籽棉收購價格較2010年大幅下降帶來的損失。棉農擔心暫時得以消除,但是安慶市區西郊和桐城市部分棉企為少數棉商抬價收購開始發愁。上周四、五桐城出現山東棉商用4.20元/斤調運籽棉回山東情況;皖河農場和懷寧境內有收購點將籽棉水分在15點只能加工成4級皮棉的籽棉按4.2元/斤收購。經了解知道是外省1個棉商籌措5000萬元在此地設了8個收花點開展收購。按理2011年國家制定的328棉花臨時收儲價是19800元/噸,427收儲價格只在19008元/噸且對水分雜質馬克隆值等指標都有明確要求,中國棉花協會也根據皮棉臨時收儲價和棉籽等副產品價格,以及皮棉/籽棉折算公式、相關合理參數,測算并公布籽棉收購參考價,棉企普遍認為剛上市的籽棉質量較差衣分較低毛籽銷售價格只在1.25元/斤左右,對應的籽棉收購價格應該控制在4.00-4.10元/斤。基于這個情況,當地棉企大都在觀望,即使有少數小型棉企開秤,最高價格也控制在4.10元/斤。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