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東部以及天津、河北等地受臺風影響,品質下降、減產嚴重。2012年11月19日發改委根據濱州、東營、衡水、滄州、天津五地棉農的實際情況,為了破解棉農賣棉難的困境,開始在濱州東營等地實施5級棉收儲預案。這對棉農種植、保護棉農利益起到一定的作用。在5級棉收儲開始之際,本網信息員就東營與濱州等地部分棉花加工企業進行了調查,從目前了解到,企業依然以4級交儲棉為主。
濱州惠民縣山東省的重要植棉縣之一,今年受臺風達維影響,棉花減產嚴重,平均畝產100多公斤,品質嚴重下降,在該縣的豐源棉業有限公司范經理處了解到,自開始收購棉花3級基本上沒有,受成本與效益的影響多在外地收購交儲來維持生計,進入11月以來國儲棉開始收購4級皮棉入庫,所以在當地的棉花收購也相應開始增多,當前收購籽棉的價格在4元左右,等級為4級,衣分為36.5%,加工費每噸800元,棉籽的售價在1.05元,每噸可獲利200-300元。截至發稿時每天可收購籽棉8-9萬斤。
東營廣饒也是植棉大縣之一,據廣饒縣勝源工貿有限公司吳經理介紹,該公司目前加工的籽棉也以4級為主,收購價格4.1元每斤,等級4級,衣分37%,加工費每噸600元,棉籽每斤1.05元,加工成本下來每噸19300元左右,交儲價格19800,每噸可獲利500元左右。
當問及5級收儲的問題時,兩家企業均表示目前暫時不收購5級棉花,因為5級棉花受當前籽棉行情影響,收購價格較高,加上其他成本獲利較少,如果收購不當可能會虧損,現在還是以4級為主來收購,等到過一段時間全國的棉花價格穩定了、好的籽棉收購過季以后在收購5級籽棉。企業的生存靠的是效益,收儲是好事,但是目前棉花加工企業從中并未能取得更大的效益,所以棉花的行業生存依然取決于市場。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