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東明縣本周當地棉販上門收購的5級以下籽棉價格在3.50元/斤左右,4級以上價格在4.10-4.20元/斤左右,衣分37%左右、水分11%左右,挑選、晾曬后轉賣給棉企的4級以上籽棉價格在4.25元-4.35元/斤左右,衣分37%以上、水分10%,,無奈收購量依然不大,棉農惜售心理依舊,等等觀望的不在少數。
眼下正值棉花大量上市之際,我們來到了東明縣碼頭鎮的某棉花加工企業,看到的是僅有少量的農戶前來交售棉花。據公司張經理說,往年這個時候,我們收購棉花差不多已接近尾聲、每天可以收購10多萬斤,而今年每天僅有1-2萬斤的收購量,如果收購完成估計要到春節前后了。據張經理介紹,自9月開始收購到11月初,公司收購棉花僅有幾十萬斤,目前加工的棉花大多來自外地調撥,去年這個時候收購每月200萬斤萬斤左右,今年僅僅是去年的十分之一。其主要原因為,棉花種植面積減少,產量有所下降,再有就是棉農種植成本增加,惜售心理嚴重。盡管價錢雖然比去年高,棉農卻高興不起來。植棉成本持續上升是重要的原因。棉農老李算了這樣一筆賬、化肥180/畝、種子40元/畝,地膜25元/畝、農藥120/畝、耕地60元/畝左右、灌溉40元/畝,總成本約在465元/畝,加上人工每畝1500多元的成本,賣下來還不如種糧食。
作為企業也講也有困難,張經理說:收購價格高,企業成本增加,由于棉花少了,貸款也困難,目前貸款還沒有下來,我們都是集資的高價款,算下來沒什么效益。收購價格目前3級收購價格4.25-4.35元/斤,衣分38%,回潮率11%,4級為4.10-4.15元/斤,棉籽價格1.12元-1.14元/斤,折算下來交儲沒什么可賺的,所以收購的積極性也不高。他表示,20400元/噸的收儲價離棉農的期望還有一些差距,但當前紡織業形勢嚴峻,下游需求不暢,出臺這個價格也在情理之中。然而,棉農則更希望的是收儲價能真正體現在收購價上,只有那樣才能讓棉農真正的受益,保證棉花的種植面積和棉農的利益應該考慮像種糧那樣給棉農增加補貼力度。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