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由于國內外棉價嚴重倒掛,我國棉紡行業出口內銷增速均下降,我國棉紡企業尤其是其中的外貿企業處于內憂外患之中,面臨巨大挑戰。中國棉花價格政策主導的特征更加明顯,而收放同步進行將使接下來的棉價走向何方,新形勢下企業將如何操作,涉棉企業如何應對這可憐的棉花,渡過不知道何時結束的蕭條期,將是接下來急待解決的問題。
高庫存消費低迷涉棉企業生存困難
2012年以來,棉紡織行業經營狀況持續低迷,時至7月,下游需求仍無改善,不少企業已難以支撐,山東、河北等地紡織企業停產、限產嚴重。中國棉紡協會認為,當前棉紡織企業虧損面達到40%,3萬錠以下紡紗企業減產、停產面接近50%。1-5月,我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工業銷售產值同比增加11.22%,增速下降19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4%,增速下降40個百分點;規模以上企業虧損面達18.6%,較上年同期高5.4個百分點;棉紡紗加工業利潤同比下降了5.9%。就目前情況來看,棉花價格運行只是表面現象,關鍵是棉花產業鏈運行出現問題。這種硬傷短時間內很難治愈,所以,紡織行業何時能走出低谷,仍不得而知。
政策調控目標基本實現
自從國家操作介入棉花市場之后,棉花市場淪為政策市已勿庸置疑。而國家調控的目標主要有三點:一是保護棉農利益,穩定棉花生產;二是提高棉花質量,規范流通程序;三是保證市場供應,滿足紡織需要。目前來看,調控目標已基本實現。雖然保護紡織企業利益這點仍未達到切實效果,但當前18500元/噸的拋儲價格也能夠保證紡企的用棉需求。
QE3影響深遠
美國QE3的推出,使中國經濟雪上加霜,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增加。在日前鄭州商品交易所主辦的2012年棉花期貨“面基地”建設座談會上,中儲棉信息中心運營總監梅詠表示,QE3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可能引起全球又一輪通脹,風險資產上漲,進一步打擊實體經濟;二是可能引起再一次的瘋狂投機,價格扭曲的風險加大;三是引起家庭財富縮水,進一步抑制消費,勞動力成本有再度上漲的可能;四是房產泡沫被擠出的難度進一步加大;五是中國國家財產蒸發;六是綁架各國政府的傾向政策;七是美元進一步貶值,匯率變動加劇。
轉型、升級或是紡企出路
梅詠認為,棉花生產和消費難以再攀高峰,土地的替代作用明顯,種植業高成本時代來臨;中國紡織業廉價勞動力時代終結,如果說2011年是棉花價格的分水嶺,2012年則是紡織業運行的拐點,無論企業是否愿意,轉型、升級是事關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因素。
鄭棉弱勢振蕩格局短期難有改觀
對于后期棉價,業內人士認為,由于高庫存和下游需求未有明顯好轉,鄭棉短時間內很難改變弱勢振蕩格局。而受種植收益的影響,美國玉米和大豆種植收益高于棉花,所以明年美國棉花種植面積減少的可能性增加,美棉預計有一定的向上區間。對此,南華期貨棉花分析師傅小燕認為,美聯儲QE3對棉市影響有限,因為它對工業品的影響較大,會影響市場資金流向。在棉花基本面沒有完全改善之前,價格應該不會走得太高。對于國內棉花而言,更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政策,一般來講,9月份收儲量不大,但今年天氣情況好,9月下旬棉花收購量會增加,收儲效果會逐漸顯現,對棉市的支撐會再次出現。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