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河北東光的籽棉采摘工作全部結束,由于當地棉農有春節前出售籽棉的習慣,因此籽棉交售比例在50%左右,棉花企業繼續積極收購加工交儲,但棉農明年植棉積極性下降,多數棉農表示不再種植棉花。
由于現貨市場銷售疲軟,當地棉花企業積極收購,生產皮棉均以交儲為主。各地籽棉采摘工作結束,部分棉農開始出售“一棵棉”,企業日收購數量略有增加,在15-20萬斤。白棉3級籽棉(衣分率35%,回潮率10%)主流收購價4.20元/斤,白棉4級收購價4.10元/斤,受“一棵棉”上市的影響,籽棉衣分略有下降,企業收購籽棉多數衣分率在35%左右,更有低至33%,企業收購依然保持謹慎態度。進廠籽棉份份試軋,根據籽棉質量分級分垛管理,不符合交儲條件的籽棉企業暫時拒收。
棉籽價格繼續保持弱勢下跌態勢,當前銷售價格為1.33元/斤,較前幾日下降0.02元/斤,棉籽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為外盤利空因素的影響,國內棉副產品行情承壓增加,主要產品價格呈下跌趨勢,棉油廠家停止棉籽壓榨工作,采購棉籽積極性下降。但受棉企籽棉收購價格高企的支撐,多數人士預計棉籽價格將保持在當前水平,不會再有大幅下降。如果按照3%虧損,加工費用600元/噸計算,白棉3級折合生產成本19800元/噸,白棉4級折合生產成本19300元/噸,交儲利潤空間有所增加,但企業稍有不慎即出不符合交儲要求的皮棉,因此企業目前繼續以謹慎收購為主。
據了解,當地棉農明年植棉積極性下降幅度較大,影響棉農種植積極性的主要因素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今年受陰雨天氣的影響當地籽棉平均畝產在200公斤左右,部分棉田畝產量僅有150公斤,當地棉農原先期望籽棉銷售價能夠達到4.50元/斤,而目前平均銷售價4.15-4.25元/斤,打擊了棉農植棉積極性;
二是明年臨時收儲政策不再實行,沒有收儲政策的保護,籽棉收購價更難以保證,當前受物價上漲及人工費用增加因素的影響,棉農植棉收益較其他農作物相比優勢不明顯,因此棉農多放棄費時費力的棉花,從而改種糧食作物;
三是即使植棉有補貼也難以提高棉農的種植積極性,因為據棉農介紹目前種糧補貼每年每畝能夠達到100元,預計植棉補貼也不會太高,據目前了解當地棉農植棉積極性下降幅度較大。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