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2日,河北省多數地區棉花市場冷清,原因是2012/13年度國家收儲結束,交儲企業陸續停收,以及帶動其它加工企業暫停收儲觀望所致。2日,據保定地區企業反映,隨著年度收儲工作的暫停,市場呈現幾大特點:一是預計下一年度加工企業數量將會大幅減少。“市場越來越透明,利潤太低。”這是大多數企業的心聲,在今年的籽棉收購過程中,“粥少僧多”的現狀讓企業之間為爭搶資源展開價格大戰,企業利潤被大幅壓縮。某企業負責人趙總說,估計他們地區下一年度開工400型企業將減少至100家以內,不足去年的40%。
受政策和市場的壓力,而200型企業的生存空間會更加狹小,在下一年度的收購過程中,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二是承包性種植增多,預計棉農數量會銳減。“小門小戶賺不了錢,種棉花還得搞大片種植。”某種棉大戶老劉介紹,今年他們這里的“土地流轉”搞得很熱鬧,不少棉農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承包了上百畝土地,其中約有20%表示種植棉花,引進優種進行科學種植。而許許多多的“小戶”因為種棉需要勞力多,管理費工費時而越來越多地退出了。三是加工企業的產成品銷售方式發生改變。
據了解,長期以來,多數加工企業通過與下游紡織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直接銷售給紡織企業。自從2013/13年度國家大規模收儲以來,棉花加工企業的主要銷售渠道轉向交儲,而在電子盤做套保的企業也呈增多趨勢。四是企業的觀念轉變。“因為競爭的需要,以前企業之間互相保密,而現在經常幾家企業一起研究市場。”某企業負責人說,為了生存和發展的需求,企業要加強聯系握成一個“拳頭”,在他們當地也有很多縣自發地成立了“協會”,統籌棉花收購、加工、銷售。因為棉企停收,造成部分地區籽棉價格下跌。
當天,當地籽棉價格跌0.05元/斤,4級以上統花價格3.85元/斤,但有價無市。而4.5級以下棉花報價3.20-3.50元/斤(按衣分定價),因為個別200型企業仍在收購“破棉花”,市場有少量成交。200型企業加工的低等級棉主要銷售給周邊的小型紗廠,5級皮棉銷售價格16300-16500元/斤。籽棉價格維持弱勢行情,當天,棉籽主流到廠價1.24-1.25元/斤,質量較差棉籽1.17-1.20元/斤,較昨日跌0.02元/斤。市場分析棉籽下跌有兩個原因:一是下游油廠“虧損”經營,在采購過程中壓低價格;二是棉花企業因為已停機,目前變現心理非常強烈,加上隨著天氣回暖,各地雨水較多,露天存放的棉籽存儲壓力增大。市場預計,近期棉籽、籽棉將以弱勢為主,或有可能繼續小跌。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