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助理 楊世濱】:
謝謝丁總,我們再聽聽工業的聲音。紡織企業現在問題是什么樣的,也請朱會長講一講。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 朱北娜】:
大家好,非常高興我作為紡織工業代表在這里講講我的看法。鑒于前面兩位老總談的我有一點想法,剛剛石總說收儲還有放儲有一些部門付出代價,我覺得這個代價主要說的是紡織企業,尤其棉紡織企業付出的代價這是眾所周知,丁總說的一個滿意,我還有一個體會,他指的滿意是指棉農滿意。我有這樣一個想法不知道大家認可不認可,他說的好象中國棉農挺滿意的,我覺得全世界的棉農都挺滿意的,因為這個價格大家都挺滿意的。
從政府和市場角度來說,我覺得作為棉紡織企業現在它的產品都是走市場,銷售都是靠市場,但是買原料時,尤其棉花這一塊兒還是靠政府。從市場角度來說,如果從經濟發展規律來說,我覺得兩頭都應該是市場,這樣才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剛才我也非常同意丁總講政府應該管什么,不應該管什么。從我們工業口來說,現在最要緊的內外棉價差問題大家已經眾所周知,目前來看也沒有辦法改變,尤其是今年還要繼續臨時收儲,我們棉紡企業也是做好思想準備,再熬下去。我看如果收儲再進行一年,我們至少還要熬一年,應該說中國棉紡企業還是很頑強的。
今天上午劉司長說到大企業經營還是可以,中小企業有困難。我覺得大企業主要是得益于有配額,使得我們的大企業還能夠維持下去;中小企業相對比較困難,尤其小企業沒有配額,看政府給什么樣的資源,買什么樣的棉花。企業來說轉型升級是必要的,也是應該的,小企業關停應該靠市場而不是目前的現行政策逼迫他們關門或者停產,我覺得這不太符合市場的規律。
現在我最想說的主要還是,棉紡企業要生存就一定要用原料,肯定會用到棉花,盡管我們現在棉花比重在下降,但還是需要用。現在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可能還是質量問題,我記得去年9月份的時候,拋儲時大家反映出庫有很多問題,經過現在一段磨合,盡管有一些問題,但我覺得已經有一些改進。現在反映最大的問題還是質量問題,大家可能也看到所有只要是拋出來的進口棉全部成交,國內棉儲備拋出來的成交率很低,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國內現在儲備棉花質量還是有問題的,需要用又沒有合格質量,對產業影響還是非常大的。我也希望在今年收儲時,要嚴格把好質量關,尤其責任分清。誰都可以推卸責任,最倒霉的還是紡織企業,影響國家整個競爭力,我覺得這應該是引起大家重視的。我先講這些。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