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棉考察隨筆(三):孟菲斯的棉花情緣
6月12日 航段:密西西比州格林伍德(Greenwood)——田納西州孟菲斯(Memphis) 飛行距離:約200公里 訪問機構:美國國家棉花總會(NCC) 美國棉商協會(ACSC) 艾倫寶棉花公司(AllenbergCottonCo.) 6月12日清早,我們離開了美麗而寧靜的格林伍德小鎮,飛往田納西州的孟菲斯,開始了對美國棉業最為重要的機構——美國國家棉花總會(NationalCottonCouncil,簡稱NCC)的訪問,了解美國棉花的種植和未來市場供需及價格展望。
了解美國國家棉花總會在美國棉業體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并與之交流美國最新棉花種植和 NCC是我們此行訪美的邀請方美國國際棉花協會(CCI)的上級機構,也是美國頗具權威的棉花行業管理組織。它成立于1938年,是代表美國棉花行業的全國性非政府組織,其會員涵蓋棉花生產者、軋花商、倉儲商、棉商、榨油商、合作社及紡織廠七個領域。在美國,90%以上的從事棉花行業的棉農、企業和組織都是該協會的會員。美國國家棉花總會代表了與棉花有關的所有企業的利益,其宗旨是促進原棉、棉種及其產品在本土及海外市場的競爭力并實現增值。它的主要工作是為全行業提供信息服務、行業培訓和技術支持,并代表全行業向政府提出立法和政策建議。
艾倫寶公司交易的棉花來自全球各個主要產棉國,圖為公司墻上掛著中國棉花產區 該協會經費的主要來源為會費,棉農、軋花商、棉商、合作社、儲運商等都要按照各自的貿易量和一定的標準繳納會費。會費是協會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主要用于為會員提供各種形式的服務。由于NCC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廣大成員的信任和尊重。同時,它提出的提案和建議深受美國政府的重視,在美國農業部制定有關棉花政策時起到很大的作用。 美國國家棉花總會在華盛頓設有辦公室,專門負責政府事務。通過及時密切關注立法和政策方面的信息,根據會員的需要,代表全行業的利益游說國會和政府,反映會員的要求,使得新出臺的法規、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有利于全行業和會員的發展。
參觀艾倫寶公司對期貨交易的棉包進行抽樣檢測和分級過程。 在NCC進行簡單的工作午餐后,我們又來到艾倫寶棉花公司(AllenbergCottonCo.),繼續對美國棉商的訪問。路易達孚(LouisDreyfus)是全球四大糧油巨頭“A、B、C、D”之一的“D”,而艾倫寶就是路易達孚旗下的著名棉商。它通過期貨來運作市場,將美國、印度、澳洲、巴西、烏茲別克斯坦等不同產地的棉花,銷售給全球的下游買家。在艾倫寶公司,代表團成員了解并參觀了公司的倉儲、棉花分級,交流了期貨市場的對沖和市場運作等內容。美方代表對中國消費者當前對棉花與化纖紡織品的消費喜好問題展開提問,并且十分關注中國宏觀經濟的增長速度的改變對終端消費市場產生的影響。在棉花貿易領域,艾倫寶的成功經驗也使代表團成員對其在人才培養問題上與對方進行交流。艾倫寶總結的公司成功價值在于:一是對年輕人進行培訓,讓他們對公司價值理念有所認知,從而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市場的風云變幻,更好地加強風險管理。二是找出交易中的重要信息,加強在公司內部對自身團隊的內部研究。三是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對市場起到支撐作用,如果中國經濟減速,市場會迅速產生連鎖反應,對全球貿易和經濟發展減緩都會產生影響。
在孟菲斯棉花博物館,成熟的棉桃被作為旅游紀念品出售。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已是夕陽西下。前往孟菲斯市區的途中,靜靜流淌的密西西比河伴隨著我們一路泛著光芒。孟菲斯位于美國東南部,是密西西比河下游最大的港口城市。19世紀前半期主要是奴隸主經營的棉花種植園,因此成為著名的棉花和奴隸的交易大市場。現在是美國農畜產品的一個大的集散地,美國1/3的棉花是在孟菲斯棉花交易中心(MemphisCottonExchange)交易的。 博物館對昔日孟菲斯棉花交易市場繁忙熱鬧的場景再現。 在市中心距離我們入住的酒痁僅百米之遙,就坐落著孟菲斯棉花博物館,也就是昔日的孟菲斯棉花交易中心。博物館用圖片、影像、蠟像雕刻及實物等多種形式展現了孟菲斯棉花種植、交易的歷史,再現了當年交易市場的盛況。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孟菲斯棉花交易中心的地位受到挑戰,交易中心喧鬧的場景一去不復返了。但美國許多重要的棉花商會、協會的辦公總部仍都設在孟菲斯,美國最大的棉商也在此地設有辦公地點和棉花倉庫等,顯示著這座城市與棉花割不斷的情緣。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