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逐漸轉暖,河北棉花種植備播工作已經開始,但由于國家取消臨時收儲政策,多數人士預計新年度籽棉收購價格將呈大幅下降,因此棉農的植棉積極性進一步受挫。據調查顯示:當地棉農植棉面積預計繼續大幅度減少;國家收儲于3月底結束,棉花企業均已停止籽棉收購工作,等待最后1個合同交儲,皮棉現貨行情繼續弱勢整理,預計將呈下降趨勢。
目前各地棉花已進入備播階段,但據調查得知多數棉農植棉積極性較差,棉種還未購買,空留的白地也可能改種其他農作物。分析主要原因為:一是2013年度收儲政策即將結束,連續實施3年的收儲政策落幕,為保護棉農的植棉收益和市場穩定,國家提出于2014年將適時啟動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工作,內地新年度植棉無任何政策出臺;二是隨著農民工勞動力工資日益增長,年前一代的農民均外出打工,留守老人不再愿意種植費時費力的棉花,而是選擇比較省事的小麥與玉米,收益并不比棉花低。
據調查當地棉農表示,即使當地棉農享受到直補政策,棉農植棉積極性預計也不會增高。
當前棉花現貨行情弱勢整理,澳棉SM 1-1/8銷售報價21000元/噸,印度S-6 1-1/8銷售報價18000元/噸左右,墨西哥SM 1-3/32銷售報價19200元/噸,報價較月初下降200元/噸。多數人士預計棉價下滑空間較大,據分析主要原因為:一是國家儲備棉庫存較大,足夠紡企使用兩年,去庫存壓力依然較大,并且傳言新一輪拋儲將按照4:1搭送配額,起拍價格也有所下調,受其影響棉價難以上行;二是新年度國家取消臨時收儲政策,棉價失去政策支撐,向國際棉價低價位行情靠攏;三是紡企經營一般,開工企業勉強維持生存,棉紗價格弱勢運行,訂單一般,企業無利潤可言,現貨采購隨用隨買。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