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棉花信息> 棉花動態>正文
盡管2016年持續反彈可能性并不太高,但大部分農產品期貨或已經觸底。其中,棉花和白糖可能是2016年農產品投資領域的最佳選項。
軟性商品(SoftCommodities),泛指棉花、糖、橙汁、可可、咖啡、橡膠等。這些商品在生產時被劃入農產品范疇,但消費領域卻遍布工業品市場,有分析人士認為,正是這種兼具農產品和工業品的雙重特征,使得軟商品屢屢表現出不服軟的行情。
興業期貨研發中心總經理鄭智偉向記者表示,軟商品品種的市場規模可謂不大不小,特別適合投機資金進行炒作。此外,國家針對棉花市場均有大量儲備,當價格偏離價值時,收儲或拋儲措施就會相繼出臺。這種出于市場預期的政策性因素進一步增添了價格波動的神秘色彩,也備受投機資金的青睞。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認為,隨著2016年的到來,農產品庫存維持在合適的水準,農產品市場有望影響整體漲勢。其中最具上漲潛力的,當屬原糖和棉花兩個品種。
荷蘭合作銀行亦看好棉花期貨,稱紐約棉花期貨將在明年第三季度前反彈至每磅70美分。該行預計,全球棉花庫存過剩情況將變得更易調節,因低迷價格使得2016-2017年度全球棉花播種面積進一步縮減12%,或導致1500萬包全球產量缺口。
棉花市場上,隨著消費緩慢復蘇,價格底部恐將形成。中糧期貨棉花分析師徐捷分析,2015/2016年度全球進入減產年度,幾個棉花主產國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減產,同時伴隨著庫存量的下滑。特別是中國,美國農業部連續下調我國新年度產量的同時,也將我國庫存量調至1406.1萬噸,自歷史高位已減少50萬噸,表明我國已進入去庫存的狀態。2015年我國棉紗進口量為歷年來最高也代表我國棉紡織下游需求并不如想象般嚴峻,而棉花進口管控政策、棉紗內外價差的不斷縮小、棉花替代價格的高漲、棉花內外價差回歸合理也將進一步刺激我國棉花的消費。棉花最具抄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