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了2015年新疆棉區棉花目標價格政策。此項政策雖然對穩定新疆棉花生產有一定作用,但對河北、山東等內地9省棉區難有刺激作用。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2015年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變化不大。4月7日,經國務院批準,綜合考慮棉花生產成本收益、市場供求等因素,國家發改委發布了2015年新疆棉區棉花目標價格政策,目標價格水平確定為19100元/噸。相對2014年,今年目標價格下降了700元/噸,變動幅度不大。按疆棉平均衣分率40%、年度平均棉籽價格0.82元/斤、皮棉平均加工費用1000元/噸計算,對應的2015/16年度新棉收購價格的補貼下限為4.10元/斤,同比下降3.53%,基本在新疆棉農心理承受范圍內。在此有一點必須要明確,與去年政策相同,今年棉花補貼對象仍是棉農,與棉企、棉商沒有任何關系,皮棉最終銷售價格還是要靠市場供求關系來確定。
第二,內地棉花價格補貼范圍基本確定依據。2014年國家有關部門確定的內地棉花價格補貼政策原則“以新疆60%為補貼依據、上限不超過皮棉2000元/噸”計算,2015年內地補貼價格水平為11460元/噸。如果按照2014/15年度當地籽棉平均衣分率38%、棉籽平均價格1.16元/斤、皮棉平均加工費用1000元/噸計算,內地等地2015年籽棉收購價格補貼下限應為2.68元/斤,同比下降2.90%。
第三,預計對市場偏空在2015年棉花大規模播種前夕,國家發布目標價格政策,由于變化范圍相對不大,因此對穩定新疆棉區的棉花生產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新疆棉花產量占全國的半壁江山,內地棉花生產日益呈現縮減狀態,產量比重每況愈下。當前紡企采取隨用隨買的策略,只要新疆生產穩定,加之巨量的國儲棉庫存,預計2015/16年度國棉供應“供大于求”的格局不會出現大的變化,對市場偏空。實際上,7日晚發布這一政策,鄭棉夜盤反應較為冷淡,甚至價格一度下降。
第四,棉農感嘆補貼額度太小。時值4月上旬,一年一度的內地植棉工作即將來臨。由于今年出現“倒春寒”,目前河北省衡水市的棉花播種工作尚未開始。當前的衡水棉花生產呈現植棉成本連年上漲、收益不成比例增長及“豐產不豐收”的特點,如果棉花生長過程中天氣不穩定,棉農將難以取得較大收益。加之棉花生產管理環節占用人手多,實不如“種糧+外出打工”模式收入高。在這樣的前提下,棉花價格補貼額度的大小就很微妙了。額度大了,與國家重點支持新疆棉區生產相背;額度小了,內地棉農不感興趣。如2014年河北省棉花理論補貼金額8.62億元,按省統計局數字實播面積616.4萬畝概算,畝均補貼139.84元。即便加上補貼,種棉收益還是不及種糧。而且截止目前,該補貼款項還沒有分發到位。當然,這還是去年的補貼情況(19800元/噸×60%),2015年為19100×60%且上限不超過皮棉2000元/噸,理論計算2015年棉農最終補貼到手的僅100元/畝上下,補貼額度過小尚不足以吸引當地棉農大規模植棉,預計今年衡水全市植棉面積下降三成以上的預期不會改變。
第五,棉企心有余悸。2014/15年度,河北衡水的棉企經營大致分為三種類型:一、本年度暫停籽棉收購加工;二、在本區域收購加工;三、遠赴新疆開展籽棉收購加工。到現在為止,本棉花年度時日過了大半,綜合算賬,效益最好的卻是沒有開工的企業。因為沒有開工,這類企業只是賠了留守人員工資、機器折舊費用等;后兩類企業,如果抽身早或者及早順價微利銷售了皮棉,還算是賠的較少,否則存貨到現在還未出手,基本上都會賠很多,少的有數百萬,多則接近千萬元。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