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棉花信息> 棉花動態>正文
在中國棉花協會三屆三次理事會上,新疆棉花協會會長、新疆棉花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肖玉清新疆棉花產業形勢做了分析:
2015年,新疆棉花面積在2500萬畝左右,方針還是往優勢棉區傾斜;總產350.3萬噸,占全國比重為62.5%,比2014年提高3個百分點;單產122.6公斤/畝,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4.6%。
加工方面,目前新疆地區除哈密有少量200型加工企業外,其他都是400廠,去年資格認定的企業有815家、1069條生產線。收購價格,手摘棉北疆在5.3-5.4元/公斤,南疆5.5-5.8元/公斤,折合收購成本12600元/噸左右。
發運情況,2015年全疆開放了39個專業臨管庫,企業對入庫公檢速度還是比較滿意。2015年度以來,累計外運200萬噸,其中鐵路78萬噸,公路121萬噸,還有100多萬噸沒有外運,預計本年度新疆消費量將達到70萬噸。
質量情況,2015年新疆棉花平均長度28mm,其中27mm及以下的占了24.6%。長度短、馬值高、強力弱成為去年新疆棉花質量的短板,南疆比北疆更為明顯。質量下降雖有氣候因素,但和品種也有關系,過去培育品種只注重產量、輕質量,品種的選擇加上遇上高溫極端天氣,導致質量問題集中爆發。
改革試點推進情況,在總結2014年改革試點經驗的基礎上,2015年新疆對試點方案進行了優化完善,簡化了補貼流程,地方加工企業已基本適應和接受入庫公檢的流程,入庫工作井然有序。
紡織方面,2015年新疆紡織服裝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達317.9億,比2014年增長231%,多項扶持政策共下撥企業貼息、出疆運費補貼、技能培訓和社保補貼等專項資金32.8億元,紡織專項貸款余額91.44億元,同比增長70.75%,棉紡新增產能346萬錠,2016年還計劃投資455億。
2016年種棉意向情況,由于棉價不理想及農資成本增加,棉農收益減少,棉農收益減少,植棉信心不足,意向減了9%左右。自治區將2016年棉花種植面積調引減到2300萬畝左右,并積極倡導棉花種植向優勢產區集中,棉花生產從單純擴張面積向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方向轉型。
建議:1、供給側改革是重點,一個是質量問題,一個是價格問題。
質量問題需要綜合考慮,棉農種植是根本,要和目標價格結合起來,引導棉農提高質量,之前片面的追求衣分產量,對質量指標不做要求,通過引入相應指標,真正實現優質優價。在良種補貼方面,目前的品種太多,比較泛泛,這一塊還需要進行探索;價格方面,內外棉差價已經大大縮小,但種植成本上還在提升,需要從過去片面追求產量要轉向效益上去。
2、關于加工企業資格認定的問題,需要辯證考慮,需要有一個過渡期和相應配套政策措施,在原有的基礎上完善。
3、儲備棉輪出方面:加工企業已經全面推向市場,輪出的時機和定價,包括目標價格的采集等一系列政策需要考慮整個產業鏈。目標價格保護了棉農利益,而加工企業全面面向市場,政策風險集中在加工企業環節,方案需要更慎重的考慮。 肖玉清:新疆棉花及棉紡織行業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