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久久久免费影院,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观看,久久看精品亚洲99精品国产,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国产成人嫩模一区二区,久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我要找信息

熱門關鍵字:

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棉花信息> 棉花評述>正文

經濟增長減速 收儲節奏影響棉價水平

                     

  [摘要、導讀]
  棉花期貨后市行情特點及操作建議。在收儲期間,棉價在19000-23000區間震蕩的可能性較大,可進行區間操作。但隨10月份新棉上市量增大,期貨實盤壓力增大,期棉價格將維持弱勢,空單可繼續持有,期現價差可能縮小甚至倒掛。若期棉價格跌至19000附近,可逢低買入多單,滾動操作。
  國內外棉花現貨市場3季度回顧。國內現貨價格在3季度逐步企穩,紡織企業購棉補庫數量增加,外棉銷售相對順暢,紡織企業紗線庫存明顯降低,坯布庫存仍較高。但由于外部經濟環境較差,下游訂單不足,紡織企業對后市并沒有足夠信心,對原料維持隨用隨買的策略,購銷相對謹慎。
  替代產品市場運行分析。受階級性需求減弱影響,化纖產品止漲盤整,棉價與棉型化纖(滌綸短纖、粘膠短纖)的價差逐步回歸,棉粘出現正價差,棉滌價差縮小至6000元/噸。若棉價維持穩定,將有利于紡織企業增大棉花的使用比例。。
  政策調控及影響分析。國家的政策調控仍以控制物價為政策重心,人民幣升值節奏明顯加快,對出口企業產生較大利空影響。若歐美債務問題沒有解決,預計4季度經濟增速將繼續放緩,對經濟通縮預期將大于通脹的預期,國家將在穩增長和穩物價之前進行權衡,宏觀政策或有調整。
  棉花期貨市場技術分析。期棉價格在20000附近有支撐,但不排除有刺破收儲價的可能。國內商品市場在8月有反彈,但鄭棉跟隨不緊,反應整體市場仍較弱。


  一、2011年三季度棉花市場回顧
  2011年三季度,棉花市場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新棉上市較早,豐產預期較大;二是棉紡原料價差回歸,紡織企業用棉比例可能增加;三是進口棉價格回歸,低等級外棉價格優勢體現;四是紡織出口量縮價增,用棉需求短期難以明顯增加;五是臨時收儲政策對棉價產生支撐,但收儲節奏影響新棉收購價格;六是經濟增長降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或加速升值,對中小紡織企業不利。

 

  新棉上市較早,豐產預期較大。從新棉生長狀況看,三大棉區新棉整體長勢良好,前期的干旱和洪澇災害未對長江流域棉花生產產生明顯影響,氣象條件對棉花生長較為有利,但從9月下旬開始的連續陰雨對新棉質量和產量有一定影響,但本年度新棉產量預期依然較高,預計可達到740萬噸左右。

  數據來源:中棉所9月報告
  其中,2011年度黃河流域新棉質量較好,9月份陰雨對部分區域棉花質量有一定影響,但該區域整體質量仍好于去年。預計新棉整體等級提高,新疆棉質量優勢不明顯。中高等級棉價差將有所縮小,撮合市場與期貨市場價差將縮小至500元/噸左右。

  棉紡原料價差回歸,紡織企業用棉比例可能增加。截止9月底,國內滌綸短纖目前在13600元/噸,較二季度末上漲850;粘膠短纖國內均價在19800元/噸,較二季度末上漲1550,棉粘價差基本持平,棉滌價差縮小至6000元左右,三大棉紡原料價格回落至20000元/噸以內,且價差出現回歸。部分紡織企業表示,若棉價能夠穩定,后市將考慮增大棉花的使用比例而降低滌綸纖維的使用比例。

  進口棉市場回暖,外棉優勢體現。受中國收儲政策影響,ICE期棉遠、近月合約價差縮小,目前在95-105美分附近震蕩,外棉期現基差逐步縮小在10美分左右。外棉進口價格由二季度最高比國內價格高8000元/噸逐漸回歸,目前與國內現貨價格略低或持平,外棉價格優勢再度顯現。由于預期2011年度中國將加大棉花進口,8月份進口棉配額價格已略有走高。

  紡織出口量縮價增,用棉需求短期難以明顯增加。從紡織品出口市場看,整體呈現量縮價增態勢。國內紡織品服裝出口同比增長25.4%,出口單價大幅增長是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紡織品服裝平均較上年度提高15-30%,分產品看,紗線、面料出口平均單價提高30%,服裝出口單價提高20%,但出口數量僅維持穩定甚至略有下降。

  隨著棉價上漲的在產業鏈的繼續傳導,國內棉制服裝的出口單價繼續提高,2011年底之前棉花消費量不會有明顯提振。原因有三:
  首先,棉價傳導周期約半年,國內棉價從2011年3月份開始回落,但在6月份,國內現貨價格仍在25000元/噸附近,同比漲幅超過40%,在2011年底之前,服裝原料成本難下降;第二,服裝零售商全球化采購策略以及網絡銷售模式導致訂單向東南亞國家轉移、服裝生產地向消費地轉移,紡織品服裝訂單以小、短、快為主,大額訂單難有明顯增加;第三,紡織服裝行業人工、物流、資金等各項成本呈現上升趨勢,原料下跌難以改變紡織服裝行業整體成本上升的趨勢,下游企業對高棉價的承受能力減弱,較大的通脹壓力影響了紡織服裝的消費需求。
  臨時收儲政策對棉價產生支撐,收儲節奏影響新棉收購價格。與往年棉花收儲政策不同,2011年的臨時收儲預案的特點主要有二:一是限價不限量,符合要求的皮棉均可交儲,在臨時收儲預案實施期間,約有140個工作日,按照以往每日收儲2萬噸計算,若每日收儲計劃全部完成,則可收儲280萬噸,相當于全國1/3以上的產量,足以影響市場供需關系,另外,當收儲后市場供應偏緊時,國家可能向市場拋售部分儲備棉以達到調控市場、穩定棉價的目的;二是將籽棉收購價、棉籽價格與皮棉價格走勢聯動起來,對棉農種棉收益形成一定的保護,臨時收儲的執行時間也同時是新棉集中上市、收購、加工的時間。主要也是為保護棉農的利益,穩定國內棉花供應。但若棉副產品持續下調,則籽棉收購價格難有提升,隨時間推移,收購價格走勢將不利于棉農,以收購價格下跌的形式打破收購的僵局的可能性較大。
  另外,此次交儲企業所需交納的履約保證金為300元/噸,為今年來交儲最低水平,降低了企業交儲的違約成本,反映出國家支持棉企靈活選擇市場,收儲僅作為保底工具的意圖。預計在收儲預案啟動期間,棉價跌破19800的持續時間比較有限,更大可能為圍繞20000元/噸上下窄幅波動。在9月下旬-11月中旬新棉大量上市期間,收儲節奏可能決定了收購價格的水平和棉價水平。
  經濟增長減速,人民幣加速升值對中小紡織企業不利。主要經濟體所采取的經濟刺激計劃已經使全球經濟從危機逐漸走出來。但全球經濟復蘇的基礎很不穩固。短期刺激計劃對長期經濟發展的影響有限,由此帶來的政府債務壓力風險凸顯。通脹壓力嚴重影響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并已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重大挑戰。
  不論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經濟體,制造業產出和訂單指數均普遍低迷不振。摩根大通編制的全球采購經理指數從2011年7月的50.7跌至8月的50.1,表明制造業繼年初強勁擴張后,目前近乎停滯。在全球經濟在找到新的增長點之前,很難擺脫低增長的困局。在通脹壓力下,主要經濟體很難繼續大張旗鼓地推出經濟刺激計劃,更多以維持低利率以防止債務問題擴散為主。新興經濟體則需在控通脹和保增長之間謹慎平衡。
  由于美國變相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的可能性較大,全球貨幣流動性規模仍有繼續增加的可能,但在復蘇前景不樂觀的情況下,流動性充裕可能導致大宗商品波動更加頻繁,但難有趨勢性的行情。若歐美債務問題沒有解決,經濟增速將繼續放緩,對經濟通縮預期將大于通脹,國家將在穩增長和穩物價之前進行權衡,預計4季度,國家將綜合財政手段,調整匯率和稅率的可能性較大。
  2011年6、7、8三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分別為0.2%、0.44%、0.77%,從8月11日起,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進入“6.3時代”。人民幣加速升值不利于紡織企業接單,不利于棉花市場轉暖。

  二、關注點
  預計四季度,國內棉價圍繞20000附近窄幅震蕩的可能性較大。影響市場的有以下幾個因素:
  1、資金。影響新棉收購價格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資金。2010年度國內棉花收購形勢是“資金多棉花少”,而2011年度國內整體呈現“資金少棉花多”的格局。農發行貸款可能在9月下旬開始發放,由于部分棉花企業在棉價大起大落中出現虧損,在央行持續收緊流動性的操作中,紡織企業、棉花企業流動資金均較為有限。基本面的變化及資金的緊張將限制棉價的波動區間。

  2、美國及印度的棉花出口情況。預計中國將在2011年度增大棉花進口補充國庫以滿足紡織用棉需求。中國從美國及印度進口棉花的比例占進口總量的65%以上,但美國主要棉區減產及印度棉花出口政策不確定給2011年度的進口市場增加了不確定性。應積極關注美國新棉產量及質量,印度棉花出口政策的變化也需及時關注。2011年度,國內紡織企業可能積極從多個國家采購外棉,使進口棉市場呈現多樣化的特點。
  3、宏觀經濟。全球整體仍處于金融危機后的恢復階段,全球經濟面臨經濟增長速度下滑和通貨膨脹的雙重壓力,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不排除部分國家主權債務問題進一步發酵的可能。
  三、操作建議
  在收儲期間,國內棉價圍繞20000附近窄幅震蕩的可能性較大。建議在臨時收儲有效期內,可考慮在19000-23000區間內進行區間操作。若期棉價格跌至19000附近,可逢低買入多單,滾動操作。從棉花歷年季節性價格變化看,9月、10月現貨市場棉價可能在短暫僵持后逐步回落,11月份新棉大量上市,市場價格相對走低,12月中旬開始,棉價逐漸探底回升。
  臨時收儲期間收儲的數量,將決定臨時收儲結束后棉價的整體水平。收購期價格越低,交儲量越大,收儲結束后市場壓力越小,反之亦然。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