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日評(7.2):鄭棉延續反彈 配額價高緊缺
ICE美棉全線上漲。29日,USDA報告顯示新年度美棉實播面積減少,加之歐盟推出新計劃,美元指數下跌,外盤普漲,帶動美棉大幅上漲,12月合約結算價71.33,漲182點。 新年度美棉實播面積同比減少14%。美國農業部(USDA)上周五發布的報告顯示,2012/13年度美棉實播面積約1263.5萬英畝,同比減少14%;低于USDA3月份預計的1315.5萬英畝和2月份美國棉花總會預計的1362.8萬英畝。其中陸地棉面積1240萬英畝,同比減少14%;皮馬棉23.5萬英畝,同比減少24%。 6月份官方PMI繼續回落。周末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官方PMI從5月份的50.4降至50.2,高于預期,維持在50以上,但降至去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表明中國經濟尚未觸底。經濟學家指出,盡管PMI高于預期,實際情況并不令人鼓舞,因為一些分類指標顯示新訂單和進出口狀況疲軟。6月份新訂單指數從5月份的49.8降至49.2。新出口訂單指數跌破50分水嶺,從5月份的50.4降至47.5。進口指數也下降至46.5,較5月份降低1.6點。 外盤下跌加大中國買家違約風險。USDA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一周取消訂單14萬噸,一種說法是中國進口企業從3月份以來簽訂的100-140美分/磅的棉花未完成裝運,由于進口方遲遲不開信用證,國際棉商只得算入取消或違約中;另一種說法是因ICE在70-80美分徘徊,導致7/8月份裝運的美棉、澳棉及非洲棉違約風險放大,買家與賣家協商,包括重新商定合同價格和更改裝運日期等,以盡量執行合同。如果美棉不能持續上漲,國內買家違約風險還會加大。 配額緊缺,紡企關注清關現貨棉。7月2日,青島印度棉S-6報價17900-18000元/噸、MCU-5報價18100-18200元/噸,均較上周上調100元/噸,但外商和貿易商,因嚴重缺少進口配額、加之進口棉價格上調,用棉企業的訂貨熱情下降,關注重點也限于港口的保稅棉和清關棉,對遠月船期棉詢價和下單很少。山東、江蘇、河南等地一些中小棉紡織企業因“去庫存化”困難,流動資金壓力大、低價外棉也受配額限制而并不便宜,進入6月下旬紛紛停產和減產,對印度棉、巴基斯坦棉、西非棉的銷售產生較大影響。 新疆發改委預期今年疆內棉花單產下降6.74%。2012年5月25日,新疆自治區發改委對全區調查結果顯示,預期2012年棉花平均單產101.97公斤左右,較上年實際單產下降7.78公斤,減幅6.74%。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部分地區氣溫偏低,生長期缺水,影響棉花生長。預測2012年棉花每畝總成本1740.28元,較上年增加114.63元,增幅7.05%。其中生產成本1448.74元,增加110.26元,增幅8.22%。 滌短粘短穩中有漲。紹蕭地區全棉紗市場疲弱冷清,紗廠繼續停產,市場心態冷淡,32S針織主流24500元/噸,32S精梳主流29000元/噸。純滌紗價格在原料上升下有堅持,32S主流13800元/噸左右。人棉紗市場價格疲弱整理,出貨仍然清淡,30S針織主流18500-18700,30S機織17900元/噸左右,廠家減產,停產繼續為主,混紡紗價格疲弱下滑,出貨不足。 鄭棉窄幅震蕩。2日,鄭棉高開后回調,隨后價格窄幅波動,幾無變動,2點后在買盤拉動下強勢上漲,成交持倉增加,收于最高點。1209收于18665,較前一交易日上漲70點,1301收于19205,上漲50點。當日總成交12.4萬手,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076手,持倉48.1萬手,減少1.25萬手。 今日鄭棉高開后窄幅震蕩,午后在買盤帶動下上漲,成交持倉增加。目前國內現貨持穩,求購配額和通關外棉現貨的人增加。如果國家一直不發配額,后期國儲外的現貨資源會逐漸緊張。現貨商對下年度收儲也非常樂觀。鄭棉短線勢頭較強,漲勢料將延續,關注19500-19600一線壓力。 棉花及紗線、坯布價格風險防范咨詢:銀河期貨青島營業部 劉耀 電話:0532-80661672 QQ:75088936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