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紡織廠對進口棉采購隨用隨買,貿易商預定的也是即期貨物,遠期交易基本“絕跡”。相比近年同期,4月底、5月初將上市的澳棉新花的預售成交情況不佳,主要原因是中國的配額政策不確定。
澳棉新花加工在即,業內普遍預計減產
2013/14年度澳棉目前生長處于后期,局部地區已開始采摘,3月份采摘將進入高峰期,加工將于3月底、4月初陸續展開,船期早的貨,可在4月底到達中國港口。目前業內普遍預計本年度的澳棉產量預期減產。此前,市場預計澳棉的產量將低于100萬噸,約在95萬噸左右,而目前的一些機構預測約90萬噸,甚至有些業內人士預計將低于90萬噸。
高等級無三絲棉花有需求
目前,國內紡織廠對高等級,特別是機采(無三絲)的棉花需求較緊迫。全球市場上能供應的新花僅有美棉、南美和歐洲的一些棉花,美棉由于其他國家的采購旺盛、南美和歐洲地區的機采棉現在可供應量少,及進口棉花配額量有限,中國的進口不大。國內企業現在主要通過參與儲備棉競拍獲得資源,而自2014年1月8日起拋儲中暫時沒有投放進口棉,美棉新花和其他機采棉的供應有限,市場對4月份可以上市的澳棉充滿期待。
澳棉當前銷售情況
目前到港的澳棉為上年度剩余的棉花,成交價格突破21000元/噸,并且可供應量非常少。對于即將上市的本年度棉花,成交非常清淡。前段時間有國內企業定購100-103美分左右的澳棉新花,有少量成交價低于100美分。即使成交量不大,澳棉的基差有增無減,從10美分上漲到15美分左右。據了解,澳洲棉農手中的棉花已約7成銷售給貿易商,剩余約3成的棉花將根據市場情況銷售;而貿易商2/3的棉花已預售完,剩下的1/3有待銷售。這樣一來,如果產量90萬噸,那么市場上還可供銷售的澳棉約有40-50萬噸棉花等待銷售。
中國采購最為關鍵
近些年來,澳棉主要的銷售市場在中國,2013年澳棉出口中國占其總出口量的近7成。約半數產量的棉花有待銷售,中國市場對高等級無三絲的棉花有需求,因此后期中國對澳棉的采購最為關鍵。
今年初期國家發放的89.4萬噸關稅內配額,在1月份使用20余萬噸,2月份預計會在差不多的水平,到5月份澳棉大量上市前,國內紡企會選擇隨用隨購,當前市場往國內供應最多的是印度棉,85美分以內采購的印度棉即使不用配額采取40%通關仍有優勢,但到5月份能剩下多少配額去供紡企采購澳棉值得考究。
目前大家對后期的配額增發有各種傳言,這其中包括的版本主要有儲備棉競拍搭配配額和3月份收儲后增發加工貿易配額,認為后者的可能性大于前者。如果這樣,配合儲備棉競拍增加進口棉和新疆棉競拍,增發配額供紡企采購澳棉,在新棉上市前,將緩解紡企對高等級棉花的迫切需求。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