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補政策呼之欲出 棉紡后市影響幾何
1、當前紡市低迷,棉花補庫仍不給力,紡企期盼新政下市場的理性回歸。 需求低迷,行情差,訂單少,價格急速下滑,這是目前紡織市場存在的普遍現象。雖然也存在部分企業訂單飽滿,業務量逆勢上漲,個別企業在成品價格下降情況下使用現貨進口棉還有盈利。但更多的是:小的紡企已經關門停工,部分能堅持運行的紡企并無補充庫存的意愿,仍堅持根據訂單情況隨買隨用。 連續三年大規模的高價收儲,截止8月底即將結束,新年度的直補政策即將上臺。臨時收儲政策不但讓我國的棉花庫容處于飽和狀態,而且也讓外部棉市產生了依靠,出現“中國會買單”的心態。今后,我國不再執行臨時收儲政策,內外棉價的同步下跌無疑宣告了全球棉市去產能之門的開啟,棉價由供需說了算,這樣必將大大縮小國內外棉價差,中國的棉價越來越趨向于市場化,這是紡織行業之幸事,也是紡織企業愿意看到的。雖當前紡業低迷,但大部分企業對未來的市場仍充滿信心。 2、后市棉價看新疆。 目前國家儲備庫的棉花存量很大,但品級偏低,優質的棉花資源多靠進口。新年度國家會指定部分企業為“社會責任企業”,讓他們收的棉花可以放到交易市場銷售,買的人可以獲得一定比例進口棉,以此推動購銷市場規范化。新年度的棉花直補政策只適用于新疆,新疆棉花的購銷價格將對全國起到風向標的作用,后市的棉價多看新疆。 3、往年對比,目前市場稍有回暖跡象,但后市仍不容樂觀。 以往每年的七、八月份也是紡織行業的傳統淡季,今年的七八月份尤其慘淡,不過目前8月相對于7月份來說,江浙一帶的訂單還是有所增多,客戶詢單問價、取樣、放樣等增多。主要是以小批量、多品種為主,但是價格壓得很低。后市稍顯回暖,但價格依然不容樂觀。 4、后市猜想:配額從嚴,進口棉花數量減少,部分貿易商看好后市進口棉紗。 據部分貿易商反映,近日內部會議上發改委相關人士明確表態,2014/15年度仍將從嚴從緊調控棉花進口配額,加強對加工貿易訂單的審核和監督,杜絕“假出口、騙退稅”的違法行為。自2014年年初,全國各地海關也相繼對一些紡織企業進行抽查,這也印證了政府要加大對加工貿易配額使用監管力度的態度。 貿易商預測,配額從嚴,新年度棉花進口量將會大量減少。若如此,棉紗的進口量可能會繼續增加以填補限制棉花進口的空缺。一旦外棉價格大幅低于國內,可能會迎來棉紗進口量井噴。目前,國內外的棉花價格都在大幅走低,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新年度,美國和印度棉花產量高于前期,再加上中國這個消費大國對于外棉進口量的限制,未來外棉棉價繼續下跌似乎已是趨勢,目前不少業內人士認為60美分/磅將成為期棉的一個重要關口。一旦跌破60美分的話,內外棉差價將大幅拉大。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