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棉花信息> 銀河訊息>正文
一、10月市場行業回顧
國慶期間,隨著20個城市密集出臺樓市調控政策,國內的房價逐步趨冷。北京10月份一手房和二手房成交量大幅下降。同時,人民幣在加入SDR貨幣籃子之后,也出現了大幅度的貶值,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也由6.67貶值到現在的6.77。
從數據上看,中國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7%,持平于前兩季度,據統計局,房地產行業對中國1-9月GDP增長起到重要作用,調控目標仍是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中國9月CPI同比上漲1.9%,高于預期的1.6%,前值為1.3%;PPI同比上漲0.1%,預期為-0.3%。9月我國進出口出現大跌,出口同比(按美元計)減少10%,降幅為7個月來最大,進口同比(按美元計)-1.9%。
國內棉花,供應方面,儲備棉投放結束,新疆新花陸續開始上市,但是10月份紡織企業大部分仍然用的是9月份競拍的國儲棉花,新花成交量很少。需求方面,紡織企業需求仍然不佳,出口方面,9月份紡織品服裝出口出現大跌。10月份由于國慶期間籽棉收購價格大漲,受此影響鄭棉價格大幅高開,之后由于新棉加工逐漸放量以及籽棉價格持穩回調后,鄭棉價格也開始慢慢回調。下游棉紗價格也是大幅上漲后回調。
國際市場,美國棉花長勢不錯,簽約出口形勢較佳,ICE期棉維持區間震蕩走勢。印度方面近期新花也逐漸上市,新花價格相對陳花較低。
二、新疆棉大量上市,皮棉銷售較大壓力
商業庫存方面,根據中國棉花協會物流分會對全國18個省市的182家倉儲會員單位庫存調查,截止9月底,商品棉周轉庫存30.43萬噸(其中內地庫22.45萬噸,新疆庫7.98萬噸)(包括新棉和陳棉),較上月減少0.72萬噸,降幅2.3%。商品棉周轉庫存中新疆棉總量為19.96萬噸,占總庫存量65.57%,進口棉占14.17%,地產棉占20.26%。
新疆新棉方面,新棉加工量和檢驗進度加快,新棉日加工量在5-6萬噸左右,截止10月23日24時,新疆棉累計加工119萬噸,其中新疆地方企業加工量為77.9萬噸,兵團企業加工量為41.2萬噸。全國累計公檢量為78.6萬噸,新疆地方企業檢驗量為46.6萬噸,新疆兵團檢驗量為30.2萬噸。去年同期新疆棉累計加工124萬噸,全國累計公檢量為87.1萬噸。截止10月20日新疆棉入庫量81.91萬噸。
新疆新棉大量上市,預計到10月底,新疆棉加工量將達160多萬噸,而在明年3月份儲備棉輪出之前,市場僅有4個月左右的銷售時間,但是大量的新疆棉和進口棉都將大量供應市場,因此預計屆時市場棉花資源較多,市場棉花的銷售壓力較大。
三、進口棉量同比增加,簽約美棉量增加
2015/16年度,我國進口棉花共98萬噸,同比大減42.51%,主要是由于國內外棉價差縮小而且企業手中配額量有限。2015/16年度,我國進口棉花主要以高等級高質量的美棉、澳棉為主,印度棉進口量大減。
新的棉花年度開始,但是進口量仍不大,據海關統計,2016年9月我國棉花進口量為6.04萬噸,較去年同期增19.47%,較8月進口量減少12.82%。由于近期內外棉價又有拉大趨勢,而且近期美棉簽約中,中國的簽約量大增,因此,我們預計2016/17年度,中國進口棉花量或有小幅增加。
四、紡織品服裝出口大減,關注人民幣匯率變化
9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大幅下滑。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9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227.64億美元,環比下降18.50%,同比下降15.41%。其中,紡織品(包括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額為77.20億美元,同比下降20.46%;服裝(包括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額為150.45億美元,同比下降12.56%。2016年1-9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額為1986.54億美元,同比下降5.96%,其中紡織品累計出口額為788.92億美元,同比下降3.59%;服裝累計出口額為1197.62億美元,同比下降7.46%。
前8個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降幅相對較小,但是9月份降幅突然拉大,宏觀影響因素較大。國際需求環境不佳,國內人工成本較高對制造業為主要出口產品的中國而言影響較大。另外,當其他貨幣相對美元大幅貶值的環境下,人民幣相對堅挺,對美元變化相對于他貨幣變化較小,也使得我國制造業的競爭力下降。但是隨著10月份人民幣開啟的新一波的貶值,而且未來仍有貶值預期,預計今年后期紡織品服裝出口情況會略有改善。
從長遠來看,我國人工紅利在喪失,制造業的優勢正在逐步減弱,未來訂單向東南亞轉移將成為趨勢,因此可以預見未來紡織品服裝出口額仍將會出現震蕩減少的趨勢。
五、印、巴用棉成本高,棉紗進口量大減
前一段時間由于印度和巴基斯坦所用棉花成本較高,因此進口棉紗利潤大幅縮水,印度棉紗出口中國的量也大幅減少,因此近幾個月中國進口棉紗量也大幅減少。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9月,我國進口棉紗15.40萬噸,環比下降9.65%,同比下降29.32%;出口棉紗2.97萬噸,環比下降15.85%,同比增長16.76%;凈進口量為12.42萬噸,環比下降8.03%,同比下降35.42%。2016年1-9月,我國累計進口棉紗145.09萬噸,同比下降20.51%;累計出口26.72萬噸,同比增長0.15%。
近來,隨著印度和巴基斯坦新棉逐漸上市,棉花價格回落,整體棉紗成本降低,預計后期進口棉紗的減幅會縮小。
六、全球主要產棉國棉花概況
1、全球棉花用量調高,全球棉花庫存大幅調低
10月USDA公布的2016/17年度平衡表環比變化:澳大利亞棉產量上調10.9萬噸至87.1萬噸,美國棉產量下調2.4萬噸至349.1萬噸,全球棉產量上調4.9萬噸至2235.9萬噸。中國用棉量上調10.9萬噸至772.9萬噸,孟加拉國用棉量上調8.7萬噸至139.3萬噸,全球用棉量上調17.3萬噸至2439.1萬噸。孟加拉國進口量上調8.7萬噸至137.2萬噸,印度進口棉量上調10.9萬噸至32.7萬噸。美國出口棉量上調10.9至261.3,澳大利亞出口棉量上調17.4至84.9萬噸。中國棉花庫存下調54.5萬噸至1047.2萬噸,印度棉花庫存上調11.1萬噸至240.5萬噸,美棉庫存下調13.1至93.6萬噸,全球庫存下調53.6萬噸至1901.8萬噸。本次報告主要上調近幾年中國棉花的消費量,從而調低了中國的期末庫存和全球棉花庫存。
2、美棉新棉陸續采摘,簽約銷售進度佳
美棉目前進入大量收獲期,增產成定局,而新棉也陸續進入市場。截止10月23日,美棉新花吐絮率為93%,較前周增4個百分點,去年同期為95%,近五年平均值為92%。美棉新花采摘率為39%,較上周增加9個百分點,去年同期為39%,近五年平均值為37%。美棉生長優良率為48%,上周為47%,去年同期為47%。
新年度美棉產量大增,銷售壓力增加,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美棉的銷售情況非常不錯。截止10月13日一周美國累計簽約2016/17年度陸地棉129.83萬噸,同比增加65.1%,簽約進度為52%,5年平均值為50%,累計裝運陸地棉41.63萬噸,裝運進度為17%,5年平均值為12%。值得關注的是,在美棉銷售中,近期中國的簽約量大增,截止10月13日一周,中國累計簽約美陸地棉量達15.8萬噸,占總簽約量的12%,而去年同期的簽約量僅2.6萬噸,因此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中國采購量呈現增長的趨勢。假如最大棉花消費國的中國采購量增加,那么美棉的銷售預期將更高。
3、印度新花上市,棉花價格走低
隨著印度新花也陸續上市,棉花供應量增加,印度國內的棉價也開始走弱。截止10月20日,印度國內S-6新花軋花廠提貨價下降至40000盧比/坎地,折76.44美分/磅。
根據印度棉花咨詢委員會(CAB)的最新預測,2016/17年度印度棉花產量預計為596.7萬噸,同比增長3.84%,棉花增產的主要原因是季風雨良好、沒有蟲害,而且部分地區進行了高密度種植。
今年,印度植棉面積為1.575億畝,同比減少11.59%,但在單產提高的帶動下,印度棉花依然實現了豐產。預計今年印度棉花單產增長17.46%,達到37.86公斤/畝,高于去年的32.25公斤/畝。除南部安得拉邦和特倫加納邦產量有所下降以外,而其他地區產量全面增加。
據CAB預測,2016/17年度印度棉花出口量預計下降,原因是巴基斯坦棉花增產40%導致進口需求減少,預計印度棉花出口量為85萬噸,低于上年度的117.3萬噸。此外,印度棉花對中國出口將保持穩定或略有減少。
七、總結及操作建議
從全球來看,美國大選、美聯儲加息、英國脫歐實質性的進展以及意大利銀行的債務等對市場影響較大的因素仍不確定,國際環境仍存在較大變數。國內市場,房地產冷卻,國內經濟缺乏增長點,而人民幣貶值幅度增大,未來出口或能有所恢復。但是制造業真正恢復仍需較長時間。
從國際棉花基本面講,2016/17年度棉花總產增加,但是美棉銷售進度尚可,短期內支撐美棉價格。印度和巴基斯坦棉花也逐漸上市,預計未來新棉大量上市后將面臨銷售壓力。
國內棉花市場,供應端目前紡織企業庫存的儲備棉逐漸消耗,而新棉也將大量供應,但是目前來看新棉的價格仍高于紡織企業預期,因此成交率不高,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紡織企業補庫需求將增加。目前紡織企業下游需求仍然不佳,出口下滑幅度較大。但是短期內棉花價格走勢仍由上游供應主導。
新花方面,新疆棉加工量增加,11月份將有大量新棉面臨銷售,而明年3月份即將拋儲,在儲備棉輪出之前,較短的銷售期造成國內新花的銷售壓力巨大。但是軋花廠由于前期收購籽棉價格高,因此新棉均攤的成本較高,降價的意愿低,而且目前離農發行催還款時間仍長,軋花廠博市場心態仍存。因此短期內皮棉下跌空大不大,上漲的也由于有大量現貨供應價格也難有大幅上漲的空間,短期區間寬幅震蕩為主。但是隨著時間拉長,軋花廠信心逐漸缺失,再往后銷售壓力更大,因此11月下旬、12月初預計皮棉價格仍有一波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