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精品久久久免费影院,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观看,久久看精品亚洲99精品国产,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国产成人嫩模一区二区,久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錦橋紡織網
資訊 要聞 視點 外貿 統計 標準 科技 市場 寧波 織里 昌邑 盛澤 湖塘 錢清 供應 坯布 紗線 面料 家紡 服裝 紡機
棉花 現貨 撮合 鄭棉 美棉 收儲 拋儲 曲線 棉花 化纖 紗線 坯布 外匯 原油 采購 坯布 紗線 面料 家紡 服裝 紡機
化纖 滌綸 粘膠 聚酯 腈綸 氨綸 錦綸 計算 克重 布價 紗價 棉價 外棉價 服務 會員 廣告 軟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熱門關鍵字:

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企業動態>正文

德棉集團:信心貴于黃金

                     

  11月5日中午,一場雨雪過后,天氣變得清冷,但德棉集團生產車間內卻是一片織機轟鳴。車間外,干部職工敲響鑼鼓,歡送細紗車間女工、黨的十八大代表王曉菲進京。

  德棉集團董事長李會江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1至10月,我們實現銷售收入14.3億元,其中貿易額3.7億元,上繳稅金3600萬元。更令人振奮的是,一線員工月平均工資達到2400元。全廠上下精神振奮,對今后發展充滿了信心。”

  重拾信心,在極端困難條件下闖出一條生路

  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加之自身的復雜原因,到2011年底,德棉集團停產面達80%,工資不能及時發放,許多工人無奈地選擇離職。任英,細紗車間輪班長,今年38歲,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心情依然難以平靜。“當時看到一個車間接著一個車間燈滅了,機器不響了,心都揪緊了。我們當時都擔心企業要是破產了,日子該咋過呀!”

  德棉集團有著輝煌的過去,這家始建于1958年的老國有企業,在長達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中獲得過無數榮譽,曾經是全國棉紡織行業的一面旗幟。在集團辦公室,記者看到榮譽證書裝滿了柜子,墻壁上貼滿了各級領導到德棉視察的照片。企業由頂峰跌入低谷,對干部職工心理打擊是巨大的。

  李會江談到企業遇到的困境時,不禁眼眶發紅。他真誠地說:“因為停產,員工情緒低落,我們為企業和員工的前途、命運擔憂。”

  “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企業最需要解決的就是信心問題。”代表市委、市政府進駐企業工作的市政府黨組成員李月明對此深有體會。2011年12月29日,李月明接到市里任命,主持德棉集團重組工作。當天下午就走馬上任,第二天召開了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會議。他分析形勢,查找問題,確立“集團統一領導,兩公司分設,并列運行”的管理機制,提出了“一切為了企業發展、一切為了職工利益”的發展理念,作出了克服千難萬難、迅速恢復生產的決定。

  集團緊急調運3600噸棉花用于啟動生產,讓職工重新上崗,沉寂多時的車間一下子忙碌起來。趁熱打鐵,集團接連召開領導班子、中層干部、職工代表會議,統一思想,提振信心,在全廠叫響了3句話,“堅定信心,黃土也能變黃金”“凝聚人心,眾人就是圣人”“下定決心,就能排除萬難”,并確定了全面恢復生產、扭虧為贏、搬遷改制三步走戰略,干部職工的情緒被充分調動起來。

  信心和決心能夠創造奇跡。到3月9日,全廠23萬紗綻除約2萬紗綻的問題機外全部開齊,布機開臺達825臺,開臺率達到80%以上;6月份當月銷售收入13108萬元,同比增長148.26%,實現止虧目標;截至10月底,提前完成年初確定的售收入10億元、貿易額2億元的任務目標。同時,職工收入大幅增長,每月僅工資成本就增加200余萬元,讓員工充分享受到了發展成果。

  從陷入停產、瀕臨倒閉,到迅速恢復啟動,全面恢復生產,再到扭虧為贏,提前完成全年任務目標,德棉集團僅用200多天,創造了重組再生的奇跡,深刻詮釋了信心比黃金貴、辦法比困難多的深刻道理。

  大膽改革,靠機制創新贏得發展空間

  從建立集團,到建立股份有限公司,從成功上市到退出股市,德棉集團走過了一條艱難的道路。由于嚴峻的紡織行業形勢,資金供應鏈的極度緊張,企業必須在經營機制上做出重大調整。對德棉集團來說,改革不可避免,不改革就沒有出路。

  對德棉集團的重組改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部署研究,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吳翠云到德棉集團現場辦公,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先運對改革方案進行認真安排,在政策層面給予大力支持,減緩免行政收費,支持企業在運營機制上進行大膽改革,大膽創新。經過充分醞釀和審慎操作,德棉集團與浙江第五季實業有限公司和山東第五季商貿有限公司簽署《資產置換協議》,對集團所屬上市公司資產進行置換,部分資產置換出上市公司,成立山東德棉紡織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資產留在上市公司,成立德州錦棉紡織有限公司,理清了兩個公司之間的關系,明確了集團的領導核心。

  確立新的運營機制后,集團在內部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實行分公司分廠制運營,劃小核算單位,在企業內部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共設立紡紗、色織家紡、織布、機動四個分廠和銷售、經貿、原料經營三個公司,相互之間既合作又競爭,自主管理,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以此降低管理成本,大幅提高生產效益。

  紡紗分廠經理李德志介紹說,集團改革后,實行的是扁平化管理,科室人員減少了,賦予分廠更多的權力,從而在集團內部形成了相互監督的關系,最大限度降低整體運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同樣,分廠經理加大了對車間主任、輪班長的考核,形成了“千斤重擔共同挑”的局面。

  在生產一線,集團也進行了大膽改革,實行“超產激勵”政策,上不封頂,多勞多得,干得好的員工月收入突破3000元,涌現了一大批技術能手。7月13日,集團召開“突破六月暨上半年工作總結表彰大會”,對表現突出的一線員工進行表彰,一等獎發放現金1萬元、二等獎6000元、三等獎3000元,獎勵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員工中引起強烈反響。同時,還完善了獎懲激勵機制,嚴格責任考核,實行了生產組織、經營、服務監管、督導四條線管理,保證各項規章制度落到實處,企業煥發了勃勃生機。

  攻堅破難,把命運緊緊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德棉集團采訪時,記者始終被一種情緒感染著,在紡紗、織布、整理各個工序,工人們來回穿梭,異常忙碌,但毫無倦容。她們告訴記者:“只要企業好了,生產正常了,再苦再累也愿意。”不深入到企業一線采訪,很難體會德棉集團全體干部員工對企業的熱愛和依戀。

  面對困境,只有兩條道路可走,一條路是咬緊牙關沖上去,靠努力和汗水,打拼出一片新天地;一條路是畏懼退縮,被市場無情淘汰,企業停產,職工失業,后果不堪設想。無疑,有著光榮傳統的德棉人選擇了前者。李會江真誠地說:“對企業來說,一切空談都沒有用,唯有一個‘干’字,干能解決一切,干能說明一切,不干什么也沒有。命運要緊緊掌握在自己手中。”

  債務纏身,資金鏈脆弱,無疑是制約德棉集團發展的最大攔路虎。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集團多渠道籌集資金,想盡各種辦法渡過難關。市發改委、市經信委等部門和運河經濟開發區及各金融機構為企業早日脫困發展,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紡織行業市場低迷,產品利潤難以消化,國內與國外棉價巨大差距,企業要想重新崛起發展,必須加大技術創新,加大產品結構調整,拉長產業鏈條,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10月15日至17日,德棉集團舉行2012年新產品發布會暨客戶聯誼會,推出了天竹纖維、光觸媒蜂窩纖維、蠶絲蛋白纖維、銅氨絲纖維、圣麻纖維等五大系列460多款面料產品,受到國內外百余家企業的廣泛關注,攬到一大批客戶訂單,展現了企業的技術實力。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友情鏈接